母亲病了的经典散文(3)

时间:2021-08-31

  晚上快九点钟时,弟媳打过来电话问候母亲,她告诉母亲,我弟弟在回家的路上。弟媳太忙,弟弟不让她请假。母亲在弟弟心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母亲去北京时,呆在弟弟家里,同弟媳相处了几年。弟媳是山东人,很多饮食习惯同我家不一样,母亲给弟弟他们做饭时,总是遵守弟媳她们那里的饮食习惯。弟弟常笑说母亲偏心,弟媳很感动,推心置腹跟母亲说:“妈妈,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就直说出来,大家好相处。”母亲不喜欢穿金戴银,可是弟媳给她买得首饰和衣服比我们给母亲买得还要多,但母亲都会精心收藏起来,她总说这是弟媳的一份心意,替她收藏着,以后再传给她。星期天,弟弟他们不上班时,早上都是很晚起床。母亲总悄悄起床,先把他们内衣内裤洗干净,脏衣服整理整理再放到洗衣机里,然后,去外面把弟弟和弟媳的早餐买回家备好。弟弟他们起床时,家里已经被母亲收拾得一尘不染。所以,弟弟很敬重母亲。

  (五)

  母亲听说弟弟快到了,说她三天没有换衣洗澡,身子不舒服。怕弟弟赶来撞见她洗澡,不时催促着我。我笑着说:“妈,你还真是的,这么讲究,自己的儿子,有什么害羞的。”我立刻打来热水,刚兑好冷水,拉上床帘,拧干毛巾准备给母亲擦身,母亲有些不好意思,要自己来。我夺过毛巾说:“妈,我是你女儿,给你擦身子,你有什么难为情呢?”看着母亲早已腿去了年轻时的丰满,肤色依旧,却满身皱褶,写满了年轮的痕迹。我也是她身体里某个血细胞分裂,孕育我时,她又做了怎样的挣扎。盯着母亲变形的身材,我想起了我生儿子时,母亲去看望我的情景。手拿着毛巾擦着擦着,眼中竟噙满泪水,还好,披散的长发遮掩了我伤心的双眸。

  我的婚姻没有得到亲人的祝福,父亲是坚决不让母亲去看我,可是母女连心,母亲还是去了。那时,母亲从未出过远门,不会普通话,大老远从湖北坐火车到西安。我不方便行走,丈夫一个人去火车站接母亲,他没有见过我的母亲,母亲也不认识我丈夫。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母亲手里紧紧地抱着一个牛奶箱子,人被两侧的人流冲挤得左右晃动,却生怕别人挤坏了箱子里的东西,在人海之中随波逐流。老公拔开人群,冲过去,一把抱着母亲,“妈!”再也说不出来话,泪花在眼旋转,母亲立刻知道他是谁了。我听了丈夫的讲述,责怪母亲,不该大老远带一箱鸡蛋过来。母亲却说,这是她特意到乡下去买得土鸡蛋,营养价值高,我们市场是买不到这样的鸡蛋。那一箱用锯木屑间隔的鸡蛋,母亲长途跋涉带过来,竟没有一个破掉。看着疲惫的母亲,我和丈夫两人都哽咽了。人生第一次见丈夫流泪。

  儿子出生时,我也像母亲今天这样躺在病床上,伺候我的人是母亲。三十多年了,母亲为我的成长,我的婚姻操碎了心,可是我能做的,也仅是今天为生病的母亲洗洗擦擦,倒杯茶,说说话而已。母亲啊!多想你快快好起来,健健康康的长命百岁,好让女儿为你多做一些事。女儿多想你总呆在身边,既使被全世界人都孤立,我也不怕,因为有你的爱,再冰冷的心也会变暖。

  弟弟请假从北京赶回医院,正好是星期六。父亲见我在医院陪护母亲,他摸黑回家去了。我刚给母亲洗完澡,两手泡沫正搓着母亲换下来的衣服。弟弟回来了,他也许是有一段时间没有见着母亲,像是一肚子话要同母亲聊。他同母亲说话的间隙,我把母亲换下的衣服洗干净凉在了阳台上的衣架上。见只有我一个人在医院,弟弟把话题扯到丈夫身上。谈起了丈夫的生意,母亲脸上不竟又现出了丝丝担忧。竟催促我回家去,医院有人,家里孩子还小,丈夫一个人忙不过来。

  丈夫能做起生意,他最该感谢的人就是母亲。

  儿子一周岁时,我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到家乡,应聘到一家双语幼儿园当老师。可丈夫一个外地人身处异乡,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整天无所事事,竟然沉迷于麻将。赢了还好说,赌输还伸手向我要钱,儿子还小,我那点工资还不够娘俩个花呢?异地婚姻本来就不容易,目睹着有的同学没有念多书,依靠丈夫,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我多念了几年书,现在反而过着狠狈的生活,还让亲人们目睹自己的不堪。吵架成了家常便饭,父亲不停责备我不听话才良成的苦果。母亲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悄悄塞给丈夫,还对我说:“他现在心情不好,要耐心劝说,不要同他吵,人家孩子大老远跟你过来,你对他好一点。”丈夫沉沦一段时间,就说他想做生意。可是,大生意要本钱,小生意不想去做。又呆在家里数月,母亲说:“你们年轻人嫌做小生意没有面子。那我出去做,做大了,你再着手。”家门前就是菜市场,母亲每天零晨两点起床去菜贩那里拿菜,再到菜市场上去卖。丈夫偶尔去帮帮忙,渐渐思想有所改变,也从市场上获取一些信息,掌握了一些商业规律。母亲把自己挣得钱给了丈夫,说:“不要,投机取巧,靠自己劳动挣钱光荣。”丈夫感动得给母亲跪了下来,说“妈,我对不起你!我让你老人家操心了。”也许丈夫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从那以后,丈夫不管做小生意还是大生意,都有得赚,生意越做越活,越做越大,得到大家的认可。如果,生意周转资金有困难,母亲总会动员全家,帮丈夫挺过难关。丈夫在我家呆了好几年,从未回过他的家,显然把我家当成他家了。

  (六)

  我答应母亲回到了家。弟弟呆了两天,看母亲身体恢复还可以,就回北京了。我偶尔抽时间过去看看母亲。每天在母亲病床前呆得最多还是父亲。母亲手术后,小便不能自理,尿道口用一根排尿管连着一个塑胶袋,需要经常把流到塑胶袋里的尿挤掉。我不在母亲身边,这些都由父亲代理。父母年轻时,一个持家,一个在外工作,两人很少聚在一起。如今父母老了,每天清晨,他们却会手挽手去市场转转,晚上,母亲去广场跳舞时,父亲会在旁边观看,结束便牵着母亲的手一起回家。看见陪护在母亲病床前的父亲,如此细心,对母亲呵护备至,我突然想道:少年夫妻,老来伴。

  母亲出院后,不能走动,害怕整天呆在家里烦闷,就叫我把她跳舞的录音换成好听的歌曲。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内存卡,就按母亲的吩咐去做了。母亲躺卧在床上,上午听了一会儿歌曲,下午,就有一群人嘻嘻哈哈跑到我家。人未到,声先到,“回来啦!晚上,我们又能开工呢?”我站在楼上向下一看,全是平常同母亲一起跳舞的女人。母亲喜欢交朋友的一面,还是她老了,我才发现的。母亲老了反而比年轻时爱活动,今天北京,明天深圳,后天广州。她常说,孩子们大了,没有什么负担,压抑了几十年,该活回自己真实的模样。我一直认为,母亲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女人。她绣花时,带着大家一起绣花;织布时,大家也是跟风,母亲大多数充当师父;她说她跳舞后,她的腿走路多了,也不感觉痛,于是,大家跟着也跳起舞来。我的家就成了她们雨天跳舞厅,不下雨时,在中心广场一定能见到母亲这群人的身影。今天她们的到来,病中的母亲少了几份孤独,可来者,却多了几丝失望。  因为现在,母亲只能躺卧在床上,除了听音乐,看电视,就是面对一批批来看望她的亲友,同亲友们说说话。我就接替了母亲平常在家里的工作,做饭,洗衣,收拾屋子和款待来往的客人。这些母亲平常做起来得心应手的活,我浑身解数也招架不住。招待客人的饭菜,不敢马虎,没有师父教,也不好意思问,想让母亲对我放心,所以,只有请教电脑。每炒一个菜,我就跑到楼上看一下电脑,这样楼上楼下来回跑,难免惊动母亲。母亲说:“你跑什么呢?不累么?想好了再做。”终于,做好一餐饭,我不知死了多少个脑细胞,送走一批客人,我就高呼万岁。整天围着锅台转,哪里有时间去搞保养,早上起床,头发一拧,匆匆冲洗,来不及修饰就要去菜场准备好当天的菜,说不定什么时候,又是一大屋子客人。还好,家离菜场近。照顾母亲,接孩子,辅导孩子作业,都得花时间,还要工作。我终于明白,母亲年轻时为什么老是不收拾屋子,总是奶奶和我们帮着整理。我原以为母亲,不善于收拾自己的家。现在,我知道母亲是没有时间做这些事。

  小时候,同学们写作文《母亲》,有的写贤惠的母亲,心直口快的母亲,女强人似的母亲……而我却不知道怎么形容母亲,我的母亲有太多面,每一面却又不足写起。可是,母亲生病这段时间,我却深深体会到母亲肩上所挑的担子有多重。母亲不是一个成功的女人,可是她是一个成功的母亲,她一辈子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她一直默默支持父亲。母亲的心目中,孩子丈夫就是她的全部,为了家,为了生活,她不停改变自己,渐渐迷失了真实的自我。也许每一个人刚来到这个世人,都是普通的一员,后来,只是生活令他们成了能人,成功人,奇人,了不起的人,就像母亲。

  母亲是一本精彩的书,记载着传奇的人生;母亲是一颗转脸儿向日葵,总是面向最需要她的那一方;母亲是天仙下凡,历尽了人间千辛万苦,终于做成一名平凡的人;母亲是岁月里一抹暖,总是展现给别人最向阳的一面。母亲有许多面,老年的母亲却是她人生中最真实的一面。她面容清秀,肤色白净,热情而好客,是人见人爱的好母亲。

  母亲,女儿祝你快快好起来,有你暖暖的爱,我就能迈过这个寒冬,迎向春一般的未来。

【母亲病了的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1.人狗情未了的经典散文

2.城市病的经典散文

3.病的散文

4.凉了的情,痛了的心散文

5.心情散文:病

6.我和母亲经典散文

7.母亲的世界经典散文

8.母亲的心的经典散文

上一篇:我好像是病了散文 下一篇:我的岳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