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波流转抒情散文(2)

时间:2021-08-31

  篇三:眼波流转,沧海桑田

  ——我所看到的《情人眼》

  第一次阅读王鼎钧先生的散文,恐怕是初二后的事情了。期中考试时的一篇《猴子》让我初识了那个理性到有三分冷血的鼎公,——“红”波涌起的试卷,虽然让许多人不禁心生畏惧,喜反其道而行之的我,却对这种深刻而非沉郁,充满反讽意味而不失幽默的文字产生的一丝好奇。于是,当一年后的我坐在书桌前,面对着这一本不厚不薄的《情人眼》的时候,我心中的期待原是单纯的一种睿智,可是,当我读毕,却发现所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也许,当那些文字在多年之后,再一次地跳跃在我的脑海之中时,更为突出的色彩则是一种对纷繁的包容,一种胸襟,如同爱琴海的碧波一般的态度。

  我想,倘若情人的眼睛只能有一种颜色,那么,王鼎钧所书写的这一种颜色,便会成为我的选择。或许,再延伸到万物——如果一个人只能选择一种色调去涂抹整个世界,那么,就算以最保守的观点来看,智慧与包容也永远是选择的核心——所谓的审美并不一定基于这种睿智,但是倘若持续拥有这种睿智,那么即便单调的也不再刻板,美会自然而然地回返:用流逝去刻画出来的永恒,也许才具有真正无限的力量,正如我们在《邂逅》之中所看到的那样,当女子宁谧的背影被她的饮泣所打破的时候,表面上的美即被定格在“邂逅”的一瞬了。“情人”一瞥之后,惊鸿未绝,仍是沧海桑田之变——恐怕也只有鼎公的笔才能化此骤变于微风细雨中,留一个缠绵的背影,再赠予怅然若失读者了。如同一卷残诗那般,悸动是瞬间的,戛然而止的,正如太跌宕太劳累的人生。

  而白驹过隙之间,作家仿佛是一位醒客的执笔者。举世并非浑浊,而只是太过绚丽,忽而又太过苍茫。对于历史的观点,也许每个人的感情也是骤变的:《情人眼》中《最美与最丑》,是一个凄婉却规避不了龌龊外表的故事——沦落的贵族,奴性,等级的残存,流亡之中所要面对的冷眼,卑微的生存,这一切遮掩在历史表面的东西,都一一被作者的笔锋穿透。最后,我们看到裸露在众人眼前的一幅背景图,单一纯粹的悲怆基调,原来一直就在文字的背后潜水。妄借用先生的另一部作品之名——《千手捕蝶》,倏尔却又发现,禅意原来就在手中。有些人说,历史是沉重的,历史是“禅”不来的。但是仅就散文而言,品的既是一种回转手心的心态。举重若轻的历史才是可以被用于人生的历史,而这点上,鼎公的技艺已堪称高超。

  有时候历史本身是一种无奈,即便再是华丽,也只是一个无用的镜背。再多的珠宝光华,都只为承托白云苍狗的速度——而我们以为鉴的,却只是光洁到苍白而生哀的镜面。《情人眼》,又何尝不是一双逾越时空的眼?然而当我们注视良久,却发现她的美,不过是使人怆然的单调。犹记得我小时候曾佩玉饰,便是因“玉可润人”之说而起——《玉观音》中崔宁碾玉,“玉人”不过是他心中的玉人罢,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一座玉观音而来。然而却是因为作为衍生品的一个凄迷的故事,观音方才成为一种永恒:有一种艺术家艺术的化身,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艺术是纯粹的艺术——而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在这种沧海桑田之间,轻裘车马不是艺术,雕栏玉砌不是艺术,森严的殿宇之下悠闲蹴鞠的宫廷子弟也不是艺术——甚至,花烛不是艺术,秋雨也不是艺术,是艺术的,只是轻裘车马过后,华丽却又幽静的庭院里,少女剪着花烛,空对满窗烟雨:此刻,她心中的人儿,正在摆弄着一只本不如她千分之一贵重的小球。怅然的画面,定格的时候,只有一个恬淡诗意如江南山水的背影。

  王鼎钧的笔是缓慢的,意是幽深的。尖锐却又不见棱角的——作为散文家,他写出了前人所能写出的一切,也许,也写出了前人所不能企及的大多。批判与睿智被藏得很好,不见锋芒。文气宛如玉盘跳珠似的震撼,没有五四时期文章读罢的唏嘘不已,没有鲁迅所谓的“千钧”,却仍有文鼎之意,想来,先生也并未负自己的名字。既然一纸之间的《那树》亦可拥有倍于《百花深处》的穿透力,今天看来,纵览万物之情的,不也可以是这部小书之中的那双眼睛吗?——万物过之,不失其彩,在这一双透明的眼睛之中,我们所经历的不再仅仅是社会,是心灵,是人生乃至是轮回,而是遍布其综;却又再最后,回归本源,简单的爱情,怆然的悲喜之剧。正如找不到心脏的巨石那样,一生的回忆与追索,在薄薄的纸页之中穿梭。

  我们生来就是为了这种清醒。眼波流转,沧海桑田,一切的变迁都被浓缩在这样一枝冷静的笔里面,缓缓流淌,缓缓哀伤。这是一种广袤的情绪——这倒是我在读书之前预料到了的——当然,我也知道,那个透明眼睛的情人,是永远回不来的。只有慢慢在道途上行走的旅人才知道,他,其实一直都在那里。《情人眼》,也许将延续神秘,但是于我而言,我已得到,我想要的色彩。我所梦寐的那双眼睛。

【眼波流转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1.抒情散文

2.等抒情散文

3.抒情散文《十年》

4.抒情散文《烟花》

5.抒情散文-冬季里

6.抒情散文:各自安好

7.我的奶奶抒情散文

8.高中抒情散文: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