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书香染梦散文

时间:2021-08-31

  那些年,我不知道,生命中会有电脑,会有微信,安放我点点滴滴的忧伤,或欢乐,但我知道,书籍于我,一定是一笔财富。

那些年,书香染梦散文

  大概,是在童年极模糊的梦里吧,父亲弱弱地说:“我死了,过不过日子,就把我的表卖了。那把琴,也可以卖了……还有,我的书,一本5元,也应该能维持你们一段时间的生活……”

  第一次知道,那些冷冷的书籍,比能发声的素琴值钱,一份敬畏,油然而生。父亲走了,大哥将那些书锁在箱子里,锁在柜子里。天阴下雨,或夜不成眠时,总抱着书看,那副爱不释手的样子,让我不解,让我好奇,但我打不开,那箱子,那柜子。二哥也有小柜子的,而且没有上锁,我可以自由翻看里面的小人书,他也会讲给我听,大多都是打仗的故事,好人和坏人打仗,坏人就是敌人,二哥说。小伙伴们玩耍也多是一拔好人,一拔坏人,打仗。二哥是我最崇拜的小英雄,威风凛凛,奋勇无敌。

  后来,我自己也认得一些字了,二哥的学习也紧张起来了,就自己看书,除了看新新旧旧的小人书,还有两本丢了好多页的、纸张泛黄的书。一本线装,小楷抄写,字句高古,我隐约知道,它就是旧版《西游记》;另一本,厚厚的小说,简化汉字,是我喜欢的《林海雪原》。抱着它,从黄昏到日落,直到暮色爬上窗台,我依然痴痴地想象着英雄们在雪光映亮的夜色中乘着雪橇,飞行,直捣敌人老巢……

  几年后,宿命般的,我也做了一回林海雪原中的英雄——平生唯一的一次英雄,很英雄。

  那时候,老师们会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带我们上山捡柴,以备冬天生炉子。我和我的小闺蜜香兰背着小背斗,说着,笑着,走着,捡着,不知不觉,到了一个小山顶,回头一看,别的师生们早就下山了,在谷底的小河边朝山上张望,应该是很着急地张望。我们也着急了,恨不能即刻飞下山去。可是,我们知道,顺着来时的路下山,路远不说,还要转过几个弯,我们会迷路的;朝着他们的方向下山,山势太陡,而且积雪没过脚面(是背着阳光的阴面),但焦急的我们已顾不了许多,只一门心思,下山!于是扯着灌木,找着可以安脚的小树丛,可一不小心,还会被滑出好远。香兰吓哭了,我已听不清山下的乱嚷,那些着急,还有怪怨。我索性放开手里的灌木条,隔着背柴的小背斗躺在陡峭的雪山上,往下滑,香兰也跟了我,小背斗成了我们的雪橇。山下的师生欢呼起来了:看啊!林海雪原中的小英雄!雪上飞人啊!我忘了雪水湿透鞋子的冰凉,居然生出英雄的自豪与欢愉。

  《林海雪原》,它与我是这般的相亲相融,我把它推荐给我的邻居。邻居也很喜欢,说她最喜欢的是描写白茹和少剑波的那些片段。不知怎么的,后来我也喜欢那些片段,而且代入式地感觉自己就是那“万马军中一小丫的”白茹。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始终没有看到,有一个身影,伏案疾书,为我,淡淡的忧郁,皱眉,叹息,而后,脸色越来越温柔……

  什么时候起,大哥的书柜锁得没有那么紧,方便我看到更多,或新或旧的小说。《保卫延安》、《万山红遍》、《暴风骤雨》、《大河奔流》、《青年近卫军》……差不多三年级,我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地读完了。也有一些简短的故事集,如《东周列国志》、《西湖民间故事》,还有大哥喜欢的电影剧本,还有《我们爱科学》的期刊等,都读得津津有味。而最让我爱不释手的,应该是《第二次握手》了。很想成长为一个丁洁琼一样的有为女子,若有一个苏冠兰一样纯情一生的朋友,那再美好不过。大哥看我疯看的样子很不高兴,说我的心越看越大了,山沟沟里放不下了。我怕挨打,但又顾不了我的怕,依然看,一遍一遍地看。那隔过几十年的握手揪着我的心,不放松。但后来,我的目光却集中在侦破小说上,古代的现代的都看,更多的是现代的。那时我真渴望自己是一名女公安,女警官。为此,我常常偷偷戴上二哥的大沿帽,看自己有没有那福相,那气势。也偷偷告诉我的'小闺蜜,闺蜜说我脸圆圆的,还真有点像。于是我偷偷地看二哥的课本,但那些法律条文实在没有小说吸引力大,坚持不多久,就丢在一边,继续看武侠,看侦破。后来我的逻辑成绩很好,考到全级第一了。直到现在,我还能记起巡视老师看着我的试卷时流露出来的喜悦的眼神,脸颊柔和的红色宛若桃花。逻辑老师也是很偏爱的。工作后,他还寄来一本自己的著作,并写信告知。信收到了,书却没有收到,我恨得要死。我想,我逻辑的优秀,大概与我看侦破推理小说不无关系吧。如果做公安,说不定也是好公安。

  中学的时光是属于课本的,除了《青春之歌》,其他小说似乎都将我遗忘,但舒婷的诗却让我乐此不疲,哪怕即将高考,还是抱着那厚厚的手抄本废寝忘食。幽居室内,却若置身山野,我分明是春天的木棉,有红硕的花朵,若英雄的火炬,与橡树并肩,向上,就像丁洁琼与苏冠兰,并肩,奋战,为了科研。自然,琼瑶的《问斜阳》、《心有千千结》等,我是不愿错过的,她让我在极致美丽的故事中怯怯羞羞地设计自己的爱情自己的良人,但是,那样的少年,我在生活里从未遇到。

  大学的空闲相对较多,名著更多,让我有了望书兴叹的感觉,恨不能将它们一一读尽。《红楼梦》、《红与黑》、《简?爱》、《复活》、《德伯家的苔丝》、《马丁?伊登》等走进了我的课余生活。尤其是《约翰?克里斯多夫》,虽然不太明白主旨精髓,但优美的语言让我抄了又抄。那么多笔记,还没有一部小说超得过它。当然,也爱极了泰戈尔的诗。那莹润如玉的蓝天下,广阔无垠的原野,风含情水含笑,鸟和鸣,纯洁无瑕的小男孩,欢笑,奔跑,是我向往的童话。《飞鸟集》、《园丁集》,也都抄了厚厚一本笔记。喜欢外国小说,感觉让人很振奋,有一种向上的力量。也许,是外国小说中那种顽强的个人英雄主义奋斗精神契合了我心里荒凉的跋涉吧,我爱他们。当于连坐着囚车,走向死刑的时侯,我想我是流泪了。雨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的都看,但又不喜欢那大段的场景描写,感觉情节的生动上远不如中国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