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人生没有“另类”(2)

时间:2021-08-31

  因此,对于现在流行的“另类”人生,包括一些冠之以“另类”的一切事物,一定要在弄清楚它是否是真的另类的前提下,再给以一个准确的说法和命名。而像上面所说的“另类”人生,我觉得它是人们认识上出现的一个新的隐形的怪圈,或者说是人们认识上出现的一种新的病毒。如果真的要把它归之另类的话,那么喊它“另类杀死”,相对来说比较合适些。

  正因为这样,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要清楚自己追求的方向,切莫为了追赶时尚,而使自己陷入迷途的沼泽。尤其是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期的青少年,一定要让他们有健康的积极的灯标做导航,千万不要让他们为现象所蒙蔽而让自己走入真正“另类”的怪圈。

  以上这些看法只是我对另类的一个不完整的认识,至于是否片面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的证明。而我阐述这些看法的目的不是旨在批判这样的一种人或人生,而是想通过对“另类”的剖析来表达我对人生的一种看法,那就是人生没有另类,为我在后面的论述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做一个铺垫。

  那么,什么才是我们的人生的追求呢?我们到底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去对待生活呢?

  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有的人则把追求定位于拥有很多的金钱,或者拥有炙手可热的权力,或者说高高在上的地位,这些也都未免不可,因为世界是个万花筒,就是由斑斑驳驳的色彩组成的,我们无须指责或批判某些人的生活方式的对错,因为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同,决定了他们选择生活的方式也不同,那么只要他们所选择的生活是对自己有利并且不给他人或社会带来损失和伤害的,这些都可以说是正当的追求,我们都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去追求。

  而一谈到金钱、地位或权力,似乎就有人嗤之以鼻,认为这样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人生,是自私的惟利是图的人生,是追求功名利碌的低级的人生。在这个问题上,我恰恰不这样认为。人在社会中生存,是离不开这些似乎很世俗的东西。其实,仔细分析,这些东西何尝是带着世俗而来的,之所以让人认为是世俗了,是因为有人在追求的过程中运用卑劣的手段让它带上了世俗的帽子。任何东西,包括金钱、权利,它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都是清白的,之所以不清白了,那不是他们的不清白,那是追求他们的思想者不清白,所以,我坚决反对把金钱、权利这些美好的东西当作世俗去评说。

  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是凡人,我们无须把自己伪装得如何清高,把金钱视为作粪土,把权力当作草芥,从而保持自己清高的名声,我认为这样的人生不仅不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反而是一种不敢面对现实的懦弱的人生。在我的人生观里,不管什么样的人生,不管什么样的追求,只要你谋取的手段是正当的,谋取的途径是正当的,就都可以视做积极的人生,值得求索的人生。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尽可以放开我们的思想,放飞我们的翅膀,到广阔的蓝天去翱翔,我们可以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去追逐我们美好的理想。当追求金钱的理想实现了,那蘸着汗水数钞票的滋味是多么甜蜜啊,为追求权力的理想实现了,那扬眉吐气的豪迈是多么壮怀激烈啊。这样的人生才是潇洒的人生,才是风流的人生。。

  但是,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都能够成功呢?当然,我们都希望成功,都希望获得成功的快乐,而一旦你的付出没有给你带来成功,甚至却是失败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明白一点,那就是在所有追求者当中,真的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人,能够如愿以尝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人,而大多数人都还是在这个追求的大江奔流中充当了默默无闻的沉入水底的沙砾。那么对于这些人,应该怎么办呢?能够因为追求的'失败而自暴自弃,或一蹶不振吗?能够因为我们经过努力而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回报而痛不欲生甚至怨天尤人吗?不,我们决不能这样。

  我们在踏上追求理想的道路之前,就要为自己准备两个行囊,一个用来盛装胜利的快乐,一个用来装载失败的痛苦。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而这个良好的心态就是有一个平凡人所拥有的平常心,有一个不因得失而喜怒于色的淡泊心,有一个既可以享受成功也可以接纳失败的从容心。为什么这样说呢?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这是五祖弘忍在它的诗歌里道出的一个超然的人生境界。弘一法师曾经为“看山是山,看云是云”而修渡了十年,达到了“看山不是山,看云不是云”的境界,结果又修渡十年后又回到了“看山是山,看云是云的”的状态,其原因是什么呢,我想这些问题是只有修渡者自己在经历了这样一番大彻大悟后才能够明白的事情。

  但是为什么弘一法师最后又回到对山云认识的原始状态呢?我想,无论人生如何反复无常,最终都离不开两个字,即:自然。有诗云“春来草自青”,它所阐述的想必也是这个道理,那就是无论红尘怎样变换,人生都不必刻意去追求,去雕饰,只要你认认真真地去追求了,得之固然欣欣然,而失之也不必戚戚然,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追想我们的老祖先在那个生产力极其原始落后的时代,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一种平静从容的生活,如一根藤萝不枝不蔓地随着四季的变化而走着自己的人生,那是多么自然的一生啊!庄子说“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苏子说,天地之大,“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些都是一种平淡自然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虽无壮阔的波澜,但其小桥流水的风味也是可以醉人的。这就如同自然界的万物,春天来了,草儿绿了;秋天来了,草儿黄了,枯了,他们在季节轮回的脚步声里自然地生生死死,没有抗争,没有另类,一切都在自然的轨道里运行着自己的生命,所以才得以生生不息,繁衍茂盛。

  而我们人类呢?我们和草木有区别吗?天地造物,并没有规定种类的尊卑、大小和多少,只制造了不同的活着的形态。草以草的形态出现,他们有他们的语言,有他们的思想,人以人的样子出现,只是人和草不是同类,所以无法听懂彼此的语言。人类和草类是并列站立在自然里的两种形态,没有高下、尊卑之分。  自然界的万物,都在以各自的生存方式中独立地生存着,又以互相平等友好的方式与其他种类和谐地相处着,所以我们看到的自然万物总是那么平静从容,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切都显出自然随和的诗意。

  而我们人类呢?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思想渗透为一株草一株花一朵云或者一滴水,春升夏荣秋实冬枯,顺着自然的方向从容地走过自己的人生,也就达到了一种和谐平静的生活境界,也就无所谓“另类”人生了。那样的生活一切都在自然中悠然地度过,从容而优雅,是多么惬意啊!那样的生活不就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境界吗?

  而为什么人类没有认识这一点,为什么人们在得失面前斤斤计较呢?是不是因为人类聪明了,比芦苇多了一个会思想的灵魂?我认为,人之所以不能够得到一种淡泊清净的生活境界,不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得失成败,主要原因在于人的欲望太大了,永远没有一个满足的时候。

  因为不满足,才在人类之间出现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生杀予夺的有硝烟或没有硝烟的战争,从而是人生蒙上了带有血腥味的埃尘;因为不满足,一切宁静安详的生活才远离了我们,使应该拥有的绿色抚慰遭遇了扼杀的悲剧,使我们在单调的生活里挣扎的好疲惫;因为不满足,人们的生活才如同煮沸的开水滚烫着,而我们都是开水里游泳的鱼,我们的灵魂在发生质变,给另类人生制造了生存的土壤。

  在无休止的欲望中,人们的思想很容易被侵蚀甚至腐蚀,人们的灵魂遭遇扭曲的厄运,不能够惬意地享受自然的人生,人生看上去就如同戴着镣铐跳舞那样憋屈着。因此,如果能够放下一个被欲望包裹的心,能够把自己当作一棵普通的小草或树,满足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尽我所能,去自然地追求而不刻意去雕饰人生,我们就会拥有一个健康而充满阳光的人生。

  苏子说:“辨乎荣辱之境,顺其自然,平心静气,斯已矣。”这简练的语言却给了我们道出了人生蕴涵的深刻的道理,即:当人们能够顺其自然、谦和相待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春风和煦,风移影动的惬意和美丽,才能够闻得到“纯来草自青”的沁人的清香,才能够活出人生中最潇洒的境界!

  因此,人生,没有另类;人生,不需要刻意去雕饰。拥有一颗自然平常心,在追求的过程中获得人生的快乐吧!

【散文人生没有“另类”】相关文章:

1.人生没有彩排散文

2.人生没有如果优美散文

3.人生没有至高点散文

4.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散文

5.假定人生没有来过-散文

6.《人生没有那么简单》散文

7.人生没有来回的短篇散文

8.没有皱纹的人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