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散文-为了祖国母亲的尊严(2)

时间:2021-08-31

  1925年3月,还是一位美国留学生的闻一多,写下了一组流传后世的爱国诗作:《七子之歌》。“七子”是指祖国母亲被列强掠去的七个孩子---中华版图被强行霸占的七块土地: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顺、大连。“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每当这激昂的旋律响起,每一个血管里流着传承了五千年华夏文明血液的炎黄子孙无不感到内心喷薄而出的热流。

  那是一段血泪交融的岁月,是伤痕累累的母亲不愿回首的无尽屈辱。

  1842年8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从此割让给英国。

  1860年,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100年。”

  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澳门从此被割让。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宝岛台湾(钓鱼屿附属于台湾)及琉球群岛割让日本,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旅顺和大连(俄罗斯帝国租借)。

  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广州湾(今广东省湛江市)被租让给法国……

  七子尽泪下,诗人唱悲歌。为了让母亲和孩子不再被迫分离,为了让民族从此自立自强,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前赴后继,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1930年,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台湾重归中国版图,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七子之歌》响彻寰宇,澳门回归。

  然而,当昔日诗人闻一多的悲情在盛世华章的鼓乐声中有所告慰时,在祖国的东海一个叫钓鱼屿的孩子却还在被阻隔于海峡之外迟迟不能回家---看到他在海风呼啸中的坚毅,看到他在海浪拍打中的沉着,母亲的手开始颤抖,兄弟姐妹的心,在剧烈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