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劝学(节选)》课后习题:阅读鉴赏(3)

时间:2021-08-31

  [丙]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下临深谷,就不知道地有多厚;不学习先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干国、越国、夷族、貉族的孩子,出生时的哭声相同,长大之后的习俗却各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他们这样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皇甫谧耽学

  皇甫谧字士安,安定朝那人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缺,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事务繁杂),然后为名乎?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城阳太守梁柳,谧从姑子也。当之官,人劝谧饯之。谧曰:“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柳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肉为礼,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

  时魏郡召上计掾,举孝廉。景元初,相国辟,皆不行。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自表就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太康三年卒,时年六十八。所著甚多,并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