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重难点词解析(6)

时间:2021-08-31

  “蟹六跪而二螯”,表示两个并列词组。

  “知明而行无过矣”,连接词组有进一层的意思。知识通达而且行为上没有过失了。

  (2)表转折,意为“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用车马的人并不是他善于走路,却能到达千里远。

  (3)表示前后意思相顺承。前一动词表示方式,后一动词表示目的或结果,中间的“而”与“则”相同,解释为“那末”。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多做好事养成崇高的道德,那么自然能达到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圣人的思想了。

  7、“中绳”与“受绳”:

  “木直中绳”的“中”,音zhòng,解释符合,作动词。绳,绳墨,名词。 “木受绳则直”绳,用墨线衡量,表动作。受,表示被动,加在动词前。

  8、参省:

  参,在此音cān,比较检验的意思。省,音xǐng:反省,反察。不能把“参省”理解为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因为荀子的认识论与曾子的反躬自问不同。荀子认为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应该参加社会实践。

  9、利足:

  利,便利。足,走路,等于如今“远足”的“足”。表示善于走路。

  10、君子曰:

  君子,指有道德学问之人,这是虚指。是作者假托君子之言,表示言之有据,借以展开论证。

  五、固定句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例装句

  (1)状语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状语后置: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被动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