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风筝的主要内容(2)

时间:2021-08-31

  明确:因为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而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所以感到惊异;我看见风筝就想起了小时侯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无法补过,心头不禁悲哀。(学生谈感受略)

  通过这一环节的落实,学生既会写字词、会用字词又对文本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与真实的情感体验,为下一课时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打下了基础。

  三、布置作业

  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

  过渡:上一节课我们听了鲁迅给我们讲了一遍《风筝》的故事,今天再和鲁迅一起去回忆他二十年前悲哀的事吧。请同学们把目光聚焦第三、四段。

  1、重点品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⑴ 听读第三、四段的录音,要求:用笔划出能让你触摸到作者心跳的、感觉到作者呼吸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下你的理由。

  ⑵ 学生品读,教师引导学生朗读,从读中去领悟我和弟弟对风筝的不同态度及蕴涵的感情。

  明确:我对风筝的态度是:嫌恶 撕毁(板书)

  弟弟对风筝的态度是:痴迷 偷做(板书)

  朗读指导:

  ① 神态朗读法,如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② 换词朗读法,如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⑶ 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鲁迅不知道小兄弟后来是怎样,但你们想知道吗?(学生:想!)那就发挥你们的想像吧。(学生畅所欲言)

  ⑷ 教师导读:我为什么要这样心狠手辣地把风筝在一瞬间撕毁?我又为什么把自己刻画成心狠手辣的形象?

  明确: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这流露出我对弟弟的爱,又是体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⑸ 教师导读:就因为这个标准我和我的弟弟在矛盾中冲突了,在冲突中却流露出我对弟弟的爱啊!但在成年后的鲁迅看来在种爱的方式是对还是错?

  明确:是错的,因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⑹ 你们对游戏和玩具又有什么新体验?结合你的生活谈谈你的感受。

  ⑺ 教师导读:当爱变成了伤害后,鲁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明确: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此环节的品读是为了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多角度去理解作品的内涵,并且有创意地去填补文本留下的空白。

  2、品读小兄弟的回答:

  过渡:但堕下去又不至于断绝,那说明我还想去弥补,还想去讨他宽恕,但我的弟弟是怎么说的呢?

  明确:有过这样的事吗?

  ⑴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凭你的经验来谈谈你的看法。

  追问:假设小兄弟是真的忘了此事,那你又有什么感想?

  ⑵ 教师补充:我的看法是小兄弟也许是忘了,因为当时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对孩子管教非常的严格,像撕毁风筝的事时时发生,处处存在,小兄弟也习惯了,他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他已经麻木了,他怎能不忘呢!也正因为如此,鲁迅感到悲哀,他更是对那个时代感到悲哀,对那个民族感到悲哀,因为还有多少个儿童的天性被虐杀或正在被虐杀,鲁迅曾在《狂人日记》中写到: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过渡:是啊,当爱成为一种伤害时,可能是一种悲哀;当这种伤害无法得到弥补的时候,则是一种更大的悲哀。

  ⑶ 集体朗读课文结尾三段。

  有过这样的事吗?这句话情感丰富,意蕴无穷,是培养学生多元解读能力的关键所在,同时在学生解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验到兄弟手足情深的美感。

  二、体验与反思

  一只美丽的蝴蝶风筝,牵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样的感染?那从鲁迅身上又学到什么呢?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去归纳本文构思和主题。

  三、布置作业

  在你的家里,有过类似的体验吗?你有没有伤害过的亲人,或你误解了你亲人的关爱?试着用一件事写一写。

  布置这个作业是让学生走进文本得到体验后能反思自己的人生,达到语文教学生活化,生活材料语文化的效果。

  【课后反思】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关键是:

  1、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和谐统一。要解读这篇思想深邃的散文,关键点就是抓住本文主题的多元化,所以我就把教学目标的核心确定为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本。首先是通过重点品读文章第三、四自然段让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去解读文本的主题──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等。其次是通过多元解读小兄弟的回答:有过这样的事吗?这一句话,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感悟亲情的含义及作品的批判性。所以整堂课学生的思维活跃,畅所欲言,情感真挚。

  2、教师的导语、过渡语、评价语富有感染力,有语文味。如一开始我就用优美感人的语言导入新课,学生在美的语言的感染下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调,为进一步寻求作者的感受,与作品中的人物共休戚、同悲欢,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打下了基础。又如在重点品读第三、四段这一环节中教师讲了这样能触动了学生心灵的话:用笔划出能让你触摸到作者心跳的、感觉到作者呼吸的语句,直接就激发了学生品读的欲望,以感情赢得了感情。

  3、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关注就是尊重、关心与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关注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体验就是关注教学过程。在课堂中及时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注意捕捉细节,以心灵感受心灵,评价到位多样,这样的师生关系和谐,学生也感受到温馨与亲切,这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做好交流的关键所在。  当然本节课也给我留下一些遗憾,如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些鲁迅那个时代有关封建文化的背景材料,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作品的批判性的深刻挖掘等等。也许这种遗憾是美丽的,因为只有遗憾的课堂教学才是真实的,更何况我们的水平是有限的。也因为遗憾,我们才会去反思,去追求。著名的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我上了一万两千多节课,但没有一节是我自己满意的,更谈不上是示范课。这也许是名家的谦虚,但更是她对艺术追求的真实表达。

【课文风筝的主要内容】相关文章:

1.风筝这课文的主要内容

2.风筝鲁迅课文主要内容

3.白杨课文主要内容

4.课文早的主要内容

5.早的课文的主要内容

6.琥珀的课文主要内容

7.神鸟课文主要内容

8.课文鲸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