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宗盛》阅读答案(3)

时间:2021-08-31

  妻子说:“要加价,一只一块一,好货不怕贵。”宗盛却说:“言无二价,我不卖!”妻子又说:“价不变,那料要减几成。”宗盛更是不肯:“这样岂不欺了后买的客?我不卖!”

  妻子恼了,说:“你以为君子国里做得成买卖?”宗盛坚持不卖。

  后来,倒是合伙开矿山的文学青年和宗盛妻子一道,将粽子生意又做了起来。他们租了个店面,料不但减了,价格也不再是言无二价,一年里都有了四个价,都是往高里涨,生意却依然红火。

  初始,宗盛也时时去店里走走,忍不住要看看原料,说说言无二价和君子国的买卖,妻子和文学青年自是不理。一年下来,非但将债还了,还略有结余。

  宗盛不再去店里了,又写起了小说。写作时,妻子仍然餐餐另做了粽子给他端来,核桃、乌枣、腊肉、蛋黄,依旧一样不少,宗盛吃起来,却总觉得少了些许风味。

  不知怎的,宗盛的小说竟难发起来。写时,眼前总拂不去那位翰林先祖,拖了辫子纵论诗文,以换一碗米酒。

  (选自2015年第1期《短篇小说》,有删改)

  19.请简要概括叶宗盛的形象特点。(4分)

  20.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⑴宗盛忽然觉得自己像这矿石。(2分)

  ⑵妻子对宗盛说:“我们去卖粽子,好哦?”言语极轻,犹犹豫豫地望着宗盛。(2分)

  21.小说倒数第二段,叶宗盛吃着妻子做的与先前完全一样的粽子,为什么会“总觉得少了 些许风味”?(4分)

  22.小说结尾意味深长,含义丰富,可以引发读者的多种理解。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6分)  试题答案:

  19.【参考答案】深受传统文化熏陶,文学功底深厚;颇具古君子遗风,恪守传统道德;崇尚清谈议论,常脱离实际;迂腐教条,不知灵活变通。(答出一条给1分)  20. ⑴【参考答案】叶宗盛开矿失败,感到自己同这些矿石一样无用,表现了他消沉低落、失意自责的心理。

  ⑵【参考答案】妻子以试探和商量的口吻提出卖粽子的事,小心翼翼,表现了她体贴关怀丈夫,想为丈夫分忧,但又担心他不同意的矛盾心理。

  21.【参考答案】妻子出售的粽子料减价涨,有违自己遵奉的“言无二价”“货真”的古风,(2分)叶宗盛觉得眼前的粽子也似乎沾染了庸俗之气,失去了以往纯正的风味。(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