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的生平及后人对其评价(3)

时间:2021-08-31

  少游在高邮时,曾于三十岁与三十四岁两次直言洋考试,未中,锐气大减。于是羡慕汉代马援的从弟马少游的为人:“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驭款段马,为郡掾吏,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 ” 并改字少游。在家闲居期间,少游写了《蚕书》。这一篇仅千余字言简意赅的《蚕书》大概是鲜为人知的。少游 “ 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 ” ,博览群书,极善思考。读了《禹贡》,对书中关于兖州最宜于蚕桑生产的说法,提出了疑义。在《蚕书序》中说: “ 予闲居,妇善蚕,与妇论蚕,作《蚕书》。 ” 他经过实践、调查研究,总结了家乡高邮里下河一带的蚕事经验,从蚕的生理、养蚕技术、风俗习惯、缫丝机械等方面作了全面、详细、周密的论述,精辟有力地证明处于太湖流域与黄河流域之间的江淮、高邮里下河一带,完全能够养好蚕。《蚕书》是我国现有最早、内容丰富的一篇有关桑蚕的科学专论,在蚕桑技术发展史上是应占一席之位的。

  三十七岁时少游中了进士,从此进入仕途,浪迹天涯。在定海(今浙江镇海)、蔡州(今河南汝南)、京城 ( 今河南开封)、杭州、处州(今浙江丽水)、郴州(今湖南郴州)、横州(今广西横县)、雷州(今海南海康)等地做官。他屡遭贬谪,很不得意,时常借酒浇悉,并首创词牌《醉乡春》,词中说 “ 觉倾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 ” 。五十二岁时(1100)徽宗即位,放还衡州(今湖南衡阳),途经藤州(今广西藤县)。 八月十二日,醉卧于光化亭,诵《好事近》后急呼 “ 水!水! ” 水到,大笑而亡。有人说秦观旅途中暑了,有的说是酒精中毒了,有的则认为他久遭压抑,特度可以致命,极度的喜悦也会伤身,这真是乐极生悲啊!苏轼听到少游谢世的噩耗,两天吃不下饭,说:“哀哉,少游!病哉,少游!世上再也没有这样才学当世第一的人了!” 第二年苏轼也逝于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