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2)

时间:2021-08-31

  莫说这含情脉脉似流水,莫遗憾美好时光恍如梦。

  莫感慨牛郎织女七夕会,莫悲伤人生长恨水长东。

  只要是真情久长心相印,又何必朝夕相聚度此生。

  【赏析】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别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扬州市)人。少年时代豪俊慷慨,喜读兵书。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他到彭城拜见苏轼。苏轼对王安石称赞他的诗,又在哲宗元祐元年(1086)把他推荐给朝廷,他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绍圣初年,新党执政,他被贬监处州酒税,接着免去官职,迁徙到郴州,又编管横州,再徙雷州。徽宗即位后被召还,半道上死在藤州。

  《宋史·秦观传》说秦观“长于议论,文丽而思深”。其实他的散文并没有什么特色,《进策》、《进论》等多是书生的纸上空谈。倒是他的诗时有可观,王安石称为“清新妩丽,鲍谢似之”,有些像南朝的鲍照、谢朓。因为他把诗写得像词,如《春日五首》的“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之类,所以南宋敖陶孙评他的诗“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好像打扮得很时髦的女子在外边游赏春光,到底显得过于柔媚纤弱。不过作为一种诗歌风格还是应该允许的。如他的《三月晦日偶题》诗:“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前两句说随着节令的推移,万物也在不断变化,而痴心儿女总觉得春天过去,实在可惜,总希望把春天挽留下来。后两句从另一角度说各个季节都有可爱之处,不必为春天过去而感到怨恨。芳菲,指花。芳菲歇去,指百花凋残,表示春天过去。诗人认为这值不得忧伤,夏天来了,不一样很好吗? “夏木阴阴正可人”,夏天的树木苍翠欲滴,浓阴如盖,这样的景物也十分优美宜人。这首诗立意很好,写得清丽、疏朗。不过,这一类诗并不代表秦观诗的全体,秦观诗还有“严重高古”的一面。秦观有些登临怀古的诗是不能叫做“女郎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