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琵琶行》评析(3)

时间:2021-08-31

  应该说写到这里,诗篇似乎可以结束了,但诗人的目的不在于此,于是引出了琵琶女的自述。琵琶女在年少的时候 本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漂亮的女子,弹奏琵琶的技巧又十分高明,因此吸引了无数的贵族公子,他们不计本钱,为她付出代价,“一曲红绡不知数”,而当时琵琶女根本没有考虑后果,没有考虑到今后的命运,一味的纵情,一味的取悦于他们,“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当时是那样的纵情欢乐,却不知道把美好的光阴,美好的青春给耽误了,其后果是“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那些“五陵年少”哪里有什么真正的感情,更谈不上什么爱情,因此当琵琶女“颜色故”的时候,他们再也不来问津了,琵琶女的生计也成问题了,所以当她“老大”以后,只得嫁了一个商人。这商人却是一个重利而轻感情的人,经常外出而很少和琵琶女聚在一起,留下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独自守着这一艘空船。面对这种冷酷的现实,她自然会回想起原来那种花天酒地的生活,两种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没有原来的花天酒地,那么现在也不会形成如此的反差。如果她原来不是那样的轻信那些“五陵年少”,能够谨慎地选择一个如意郎君,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独守空船。但是这不是问题的本质,问题的本质是在封建社会里,歌女也好,琵琶女也好,是根本没有什么出路的,她们只是供人玩乐,任人宰割的对象,因此琵琶女的这种命运是必然的。尽管琵琶女对过往的生活有所后悔,于是在梦中落泪,但对于她的悲惨的命运又有何益?限于那种时势,诗人当然意识不到这一点:社会制度不改变,琵琶女们的命运也就根本不可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