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作品赏析(2)

时间:2021-08-31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琶琵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题解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深秋。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岁,在江州任司马。州司马是州刺史的佐官,掌管军事,但白居易此时是有虚职而无实权。白居易无辜遭贬江州司马后,开始还恬然自安,与三五知己登山游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浔阳江头,他遇到一位来自京都、漂泊江湖的琵琶女,往还之际,顿生强烈的天涯沦落之感。这首长篇叙事诗,正是有感而发。正如《唐宋诗醇》所说:“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其情哀以思,其辞丽以则。”

  读这首叙事诗,不能忽略序言。序言不仅交代了时间、背景和写作原因,而且巧妙地点明了全诗的主旨,为我们准确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起到了提示作用。序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船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实际上,这首长诗共六百一十六个字,“二”当为“六”字的传刻之误。宋人戴复古在《石屏詩集》卷一《琵琶行》里已经指出:“一写六百十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