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发微(3)

时间:2021-08-31

  但是,如果我们由此稍加揣想,当《琵琶行》之歌吟咏唱的起伏摇荡与“序”之直流通贯的洗练含蓄的这一不同,将其显隐掩映各得风神的“诗味”与“文采”“合体共存” 时,其“别有幽愁喑恨生”的“深情幽怀”的真义要旨,也就自当有着“别裁”一番的必要了。

  “序”之首句,“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以怨隐恨藏的平静口吻,如实道出不期横遭贬黜的时间与贬所,而“贬谪”之因由却讳言不记,可见“志在兼济”的诗人的怨苦痛深与万般无奈。而“元和十年”凸出于主语“予”前,虽属“去年”事,可并非时过境迁,而令素怀“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之志的诗人能够与时俱化、随风淡忘的年月。据《旧唐书》本传所记,元和十年六月初三日,力主用兵讨伐吴元济的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死,其意旨在威胁朝廷息兵,以解吴元济之围。白居易即越职“首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不意,当朝权贵却“以宫官(时为太子左赞善大夫)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为由,攻击白居易。接着朝中“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其母因看花堕井而死,而居易作《赏花》及《新井》诗,甚伤名教,不宜置彼周行。”先“贬为江表刺史”,紧接着又因“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之“疏论”,“改授江州司马”。在京城恐惶,人心惊惧时,白居易参政议政的激奋之情,干练之举,本当首肯褒扬,反而因此招来横祸。面对这种“是非不由己,祸患安可防”(《杂感》)的黑暗昏昧、专横腐败的朝政,诗人的点到为止、不动声色的如此叙事,真有曲达通幽尽显凄楚无奈之妙。在诗中与之对应的“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怨苦遭际之自叙,却是在琵琶女初弹表演绝技,自叙沦落“情史”之后,诗人不由得大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物伤其类的感伤。这是凭借倡女事,来映射类比己事,以抒同病相怜之情,而寄寓自恨自悲自叹自诉之思。但在诗,开篇入题即先渲染清秋冷月,静夜湓浦送别的凄凉情景,恰是诗人内心那种迁客逐臣所独有的冷寂孤苦、失意怅然心境的自然流泻。“秋瑟瑟”时“夜送客”、“惨将别”时“江浸月”的情景交融——悲凉酸楚的心绪与萧瑟清冷的秋江的“互藏其宅”,其借景抒情,因事悲苦,又恰好是“序文”第一句的形象敷衍与悲情“补遗”。“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序中第二句既有叙事承接之紧促顺畅,又有与诗之入题开篇密合之妙,但其“说喜不言喜,说怨不言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冷静“实录”,真令人不寒而栗。诗人以“独在异乡为迁客”的失意落魄之形神,送客于秋夜,凄清愁悲,其郁闷怨恨之情自当如江潮涌雪,荡漾不息,但序文却隐忍不发,其妙意深藏,全在有苦不诉,含恨不申的“淡化”之中。秋夜送客,天凉气冷,心情低落,湓浦话别,黯然神伤,逐臣送客,怨哀之情陡涨倍增,此不用明言故不言之;而此时恰有凄婉幽怨,但又美妙无比的琵琶声从江上舟中响起,这一不同于“山歌村笛”的“京都声”飘荡穿飞在月白清夜中,自当别有一番惊喜悲酸在心头:当年长安进士及第时的“春风得意”,“征伶皆绝艺,选伎悉名姬”(《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狂热冶游情景,如画卷般一一浮现于眼前,而今寄身所处,却是偏僻荒远的浔阳苦地,虽有“呕哑嘲哳难为听”的歌声笛音散愁解闷,其天差地别,自当毋庸言道。深藏内心几多酸苦而如此平铺直叙,真有语尽情起,词完意荡之妙。至于“江”“舟”这一立足托身所仰仗凭借的“意象”,更是兴寄别有:寄身舟船,漂泊江上,其无根如浮萍的轻贱失据,与宦海沉浮、福祸无常的荒唐不经的契合,正好是彼此人生经历遇合的传真写照。而序中之“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句,是闻声动心因事动意的惊而奇之的探询行为反应,“寻声暗问”之中的惊奇当不在“铮铮然京都声”所传递出的高超弹奏技艺之流响,而在于为什么会在秋夜月白风冷之际,铮然清响于远离京城的浔阳江边。这自然会引发心存兼济之志,行有独善之德的诗人的内心“感伤”:色艺双绝的长安歌伎从繁华堕入荒江,是因“年长色衰”这一不可逆转的衰变,只好“委身”于“贾人”,与自己从帝京贬至荒僻,是因激于义愤“首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这一急公好义顺乎情理之举,而为朝廷远抛闲置的悖谬现实,在“似与不似”之间找到了借题发慨、缘事抒情的切口因由。即:一个是在文化艺术繁荣中心倍受 “观众”“听众”宠爱的艺术奇才,一个是在政治经济中心“志存兼济”而独有“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之德行的政治“明星”,都在无聊之“弹”,不虞之 “闻”,有意之“听”,用心之“问”中,在直书实录不假情色中,将“左迁”“委身”的跌落凄苦,事异情通的联接在一起,坦露了唐王朝政治社会现实的冷崖寒壁般凄冷荒凉。“序”文借他人应答之言,得取质实之介绍,妙在有心之问全本于处境心境的神合貌同。而诗却以“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的忘情失态,这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自然传神的描述,烘托映带出“京都声”的美妙精熟。一“忽”字更是突出了弦音的清脆和月清空静夜冷寂寥的境况,以及主人“忘归”客“不发”的出神静听的思境相谐情景相和的意蕴。于是,诗中“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的单向“激动”,正可看出诗人情趣意味由抑郁低落而欣喜快然的情绪跳换,由悲伤凄凉一转而为出乎意料的“惊喜”,以及聊可平复凄苦的暂时欢愉,虽然可将动因归之为“有京都声”的琵琶弦音清响,但也正是诗人久已心系情寄,神归意存的志趣“邂逅”所为:昔日的优游闲悠,乐伴舞侣,今夕的凄苦冷落,形单影只;昔日“志存兼济”身处要津的有所依凭,今日远谪偏远的闲置封冻,都叠情重意于一“闻”一“邀”、一“弹”一“听”之间了。而序中“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的情急意切,与诗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疑忧迟缓,更有诗风文情,各呈韵致之妙。“序”文仅八字,状貌图形写诗人,其“遂”紧承所问之实的焦灼急切,“命酒”的恭敬,与“使快弹”的急不可奈,“数”之闻听之“饥渴”等等“失态”“忘形”的举动,所溢散挥发而出的情志意趣,都有着清明通畅率真超脱般传神表现。与诗句中琵琶女“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的迟疑,恰又形成异曲而同工的情意诉求:“千呼万唤”的真诚与急切,与“始出来”的慎重“反应”;“使快弹数曲”风急火急般的情真意明,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不情非愿的隐忍之痛忧,都极富张力地包蕴着诗人与琵琶女各自腾涌潜流的幽愁暗恨,凄清冷落的悲绪怨情。从叙事记行的角度,序文与诗都各现风神,前者直质而情志深隐,后者清畅婉转而情味直切。如果说,序文与诗至此将如影随形,相伴齐进地对应讲述和应感咏唱给予了互补而又奇异的呈现的话,那么,以下则是二水分流了。即一为静碧如潭渊而深隐其忧怀;一为疾徐似江流而纵放其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