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琵琶行欣赏(3)

时间:2021-08-31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今郑州人)。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卖炭翁》《 琵琶行》等。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作《吊白居易》诗一首,悼念白居易。诗云:“缀玉联珠六十年, 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由此可见白居易的诗歌在当时就流传很广,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影响深远。

  《琵琶行》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为七言古诗。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愤而上书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进而又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江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即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