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的世界》里读出了什么

时间:2021-08-31

  在二十年前,我就知道了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二十年过后的今天,我又再次看到了它的不同版本。恰逢我有一段比较集中闲暇的时间,便开始对它的阅读。当我读完后,我被这部小说描绘的真实壮阔的图景、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感染了,震撼了,感动了,征服了。自然你会问我,想必你一定从小说中读出了什么?是的,我读出了一些自认为是值得说出来的东西。

  一、 小说的真实

  首先,整篇小说以1975年至1985年为大的社会背影,以双水村众多的人物行动为线索,以近乎全景式的视角浓缩了整个中国农村的社会变革。虽然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在双水村的,但是他们活动的轨迹却是纵横捭阖,人物关系涉及到了由村直至乡、县、地区、省、中央各个层面,囊括了几乎各个涉农的领域。时间跨度之长,背景之复杂,变化之剧烈在当代长篇小说中是少有的。小说之所以真实,是作品在对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变革在农村农民及各阶层人物身上都有详细的描写。这些描写不是作料式的添加剂,也不是单一的粗线条的背景描绘,而是融进了作品所有人物性格命运中及生活细节中,渗透到了整个作品演进的过程与结构中。

  孙少平在学校食堂打饭,那饭菜的等级真实再现了1975年学校不读书与高压政治形势给学生带来的压抑;学大寨时期少平的姐夫王满银因为卖老鼠药而被批斗管制,田福堂一手策划的农田基本建设与抢水事件,直至天安门事件,周总理逝世、粉碎四人帮,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这些标志性的变化都在小说中得到了真实全面的反映。这些变化在小说中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的,甚至延伸到了文化、文学领域,小说中的真实渗透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人物身上。从地主成份的金光亮,到身为地委书记的田福军,从田福堂到孙玉亭,贺风英哪怕是王彩娥、神汉刘玉升,随着情节与时间推移,都有性格变化动态的展现,这些变化的景象都折射出时代真实光泽、体现在他们的行动、想法、欲望、对话等细节上。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与共同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读者有着深深的共鸣。

  其次,作品的真实不只是在双水村人身上体现出来,还体现在原西县委及地委甚至省里中央人物的身上。每一个人物的出现,都不是独立的行动,在人物关系上,在事件的发展结构上,都有着实实在在的起伏照应,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一个十年的变化史,而这些变化则是从心灵到命运的变化,是动态的演进,与整个作品的情节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汇集成时代变迁的缩影。

  作品中孙少安制定的“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大队一九七八年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计划那么真实详尽;田福堂在碾盘上的遐想,田福军对偏远山区的视察,省领导乘坐公交车行动,以及水库移民区百姓上访事件、原西县以上领导的人事调动,情节巧妙勾连是那么自然得体、全景而真实。没有对生活真实的熟悉与把握,自然也不会有如此大的震撼力。

  作品中的人物内心世界思想观念往往与时代不能同步,这在生活中是有着相当普遍性,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时代发展了,人们的思想并不一定能够跟。有些意识是很难一下子根除的。小说准确真实反映了这一点。如孙少平在自己的砖厂资金还不算充足的条件下,并没有记取上一次教训而是在胡永合的引诱下便要为拍电视剧而盲目投资,多亏了少平的提醒才得以取消。少安的奶奶生病,孙玉厚则是先请了神汉去医治,没有疗效只得到医院打了蛔虫病才治好;他并未记取这一教训,封建迷信并未在他头脑中根绝,在作品最后双水村为庆祝新建小学落成典礼作准备时,当孙玉亭路过那个残破的庙宇时却发现哥哥在庙里祈祷神灵为母亲保佑……田福军在用人上的失误;县委书记张有智的自我沉沦;建庙与修学校的同步;刘玉升的接班人的发达等等无一不体现出这一点,从另一侧面显示了作品中人物的真实性。

  第三、作品穿插了社会事件的新闻报道,使人们联想到当时时代大背景,增加了我们对作品的真实的认同与感受。

  如:美联社对某市群众上访内参的歪曲报道。对周总理逝世的广播稿,天安门诗词的引用、英阿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的间接叙说,使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自然而然地体味到作品背景的真实感。

  真实才能打动人,作品的真实来自生活,而真实便要花费作者大量的时间,正如作者在作品末尾标明的那样,仅写作的准备就有花费了四年!这种对写作如此严肃认真的态度才为作品灌注了强大的生命力,正因为如此《平凡的世界》才会赢得如此广泛的读者的厚爱。生活之树常青,真实地反映生活的作品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