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3)

时间:2021-08-31

  启示

  1991年,《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在《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这篇答谢辞中,路遥表达了他对责任编辑李金玉的谢意,他说:“特别要感谢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及本书的责任编辑李金玉,他们热情而慷慨地发表、播出和出版了这本书,才使书中的故事又回到了创作这些故事的人们中间。”然而,1992年11月7日,路遥因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走完了他像流星一样闪亮却又短暂的一生。

  回首《平凡的世界》的编辑出版历程,不难发现这部经典之作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不同命运。《当代》杂志的编辑周昌义曾经反思过他当年评审 《平凡的世界》的问题。他说:“可惜那是1986年的春天,伤痕文学过去了,正流行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正流行现代主义。当时的中国人,饥饿了多少年,眼睛都是绿的。读小说,都是如饥似渴的,不仅要读情感,还要读新思想、新观念、新形式、新手法。那时候的文学,肩负着思想启蒙、文化复兴的任务,不满足读者标新立异的渴求,就一无是处。”导致周昌义放弃《平凡的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当时对文学创作有着先入为主的现实观念,即更重视社会流行,而忽略文学创作的多样性,以及文学创作的主题意义和思想价值。这也是《平凡的世界》当初不被文学评论界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