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传递不平凡的感受(2)

时间:2021-08-31

让人鼓起勇气面对不完美生活

  近日采访了《平凡的世界》的资深读者董浩先生 ,对黄土高原有深厚的感情。“去到那里才感受到陕北的很多环境比路遥书中描写的还要残酷和恶劣许多。”他回忆道,第一次读是在考学压力很大的高中时期,但还是花了很多时间将此书读完。后来他又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反复读过此书很多次,但巨大的魅力让他拿着读起来就放不下。“每人都有不同的烦恼和苦难,但是书中的描写淋漓尽致,让人读起来感同身受。”

  在《早晨从中午开始》这部随笔集里,路遥记录了他创作《平凡的世界》的写作历程。路遥称,他在创作之初,便决定要写一部规模很大的书,这部书如果不是此生他最满意的作品,也起码应该是规模最大的作品。所以,《平凡的世界》可以说代表了那个年代遥远的陕北和路遥以及孙少平、孙少安所代表的那一代人。它反映了他们对于生活环境的困惑,对于理想主义的追求,全书充满了矛盾与希望。有网友评价此书,“励志意义大于社会意义,社会意义大于文学意义”,“这是一部能让人看完之后鼓起勇气面对不完美生活的书”。此书的有缘人,欢迎您报名参与。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都将会在宇宙间永存。我们这个小小的星球上的人类,也将繁衍和发展,知道遥运的未来,可是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又是那么短暂,不论是谁,总有一天都会走向自己人生的终点。死亡,这是伟大和平凡的人的最终归宿。

  初读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内心就被黄土高原的苍凉与厚重所深深震撼。路遥先生笔下的黄土大地,是与喧嚣的繁华闹市截然不同的一个世界。那里充满了粗犷与豪迈的气息。养育着一代又一代朴素而又勤劳的炎黄儿女。书中讲述了双水村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劳耕作的情景,虽贫穷落后,他们却不卑不亢,苦并快乐着,给人一种头顶青天,脚踏黄土的踏实感。这种朴素与纯真深深地感染了我。

  全书主要围绕主人公孙少平一家生活的变化,双水村的变迁,以及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为理想不断奋斗的历程来展开。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孙少平,这个默默承受人生苦难却从不放弃的铁骨铮铮的有志青年。虽贫苦,却不自卑,虽潦倒,却从没停止追逐梦想的步伐。因为他不甘沦为命运的玩偶,他的青春理想也激励着他到外面闯荡世界。典型的西北好汉,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在平凡的世界里却不平凡的形象。

  他的家是贫困的,却是温馨的,他的爱情是遗憾的,却是甜蜜的。即使最后为了救人而毁容,也不能动摇他那颗年轻的,与命运抗争的心。另一位重要人物孙少安,从小就背负着家庭重任的他,用肩膀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并且带领双水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其中的艰辛与困苦难以想象,但他以勇气与勤劳渡过了难关,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实在可敬。

  品读这本书,我对生活与苦难有了更深的认识,由衷的敬佩孙少平兄弟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个平凡的世界却孕育出了这样不平凡的人,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即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即不简单。

  反思当今社会那些好吃懒做的年轻人,实在是惭愧。官二代,富二代,啃老族,这些人实在令人痛心。一些人遇到一点困难就自暴自弃,轻视生命,丝毫经不起生活的小小考验,典型的温室里的花朵,实在可悲。因此我们应该学习那种自立自强,奋斗进取的精神,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最后,以路遥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无休止的奋斗,只有认定了目标,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