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路遥《平凡的世界》里面学到的知识

时间:2021-08-31

  引导语: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大学生朋友仍有启迪。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小说中的部分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写的最好的一部小说,至少我是这样觉得的。

  大家都说,路遥为了写这本小说,花了三年时间准备,翻阅各种杂志、报纸,重读世界各国经典名著,三年内每天做的事就是阅读,翻报纸把手指都翻破了,虽然有些夸张,但花了三年时间准备这个是真的,又花了三年时间进行写作。整整六年,就为了创作这一本书,真的呕心沥血之作。

  这本书写完之后的一年,路遥因病不幸离世,有传言说他是无法从《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中的苦难中走出来,以至于忧郁成疾。我们姑且不去探讨路遥是不是真的是因为无法从这本书中的苦难走出来而得病死去的,但作家在写那些悲剧小说时,肯定是自己内心先要去体验主人公体验中的那种痛苦,才能将悲剧写的如此的逼真,就像演员演戏一样,要想达到好的效果,到最后肯定不是演的悲伤的情绪了,而是自己真的就酝酿出那种情绪了。

  平凡的世界给我最深的感触:一代人的幸福,往往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

  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兰香,兰香的结局在小说里面算是最好的了,最后和真心爱自己的人也是自己心爱的人结合在一起了,本来他们两个身份地位也是很悬殊的,但是兰香的出色获得了所有的人肯定,就像他哥孙少平说的那样,我妹妹配的上任何人,兰香的优秀,必然有她自己的天资和努力在里面,小时候就懂得体贴家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家人捡柴火,上学一直刻苦努力学习,不想其他,但是我们也知道她的两个哥哥天资并不比她低,刻苦程度也不比她低,孙少安在6岁时父亲就不让他上学了,要他回家帮忙干活,那时他还小,吵着要和润叶一起,于是就继续上学,到了13岁不用别人说,他自己缀学了,还像大人一样向润叶解释为什么不能上学了,多么心酸啊,而同样的情景发生在兰香身上,她也懂事的知道要帮家里了,她把她的想法和父亲和哥哥说了,她的父亲和哥哥一致不同意,因为这时他们已经有能力可以供兰香上学了,而且兰香也不用像孙少平那样每次在没人的时候才敢去领自己的那一份丙菜,他的父亲和哥哥们用自己辛勤的劳作给她营造了好的学习环境,虽然比不上那些富裕子弟,但是一个普通孩子应该有的温暖她都感受到了,而且她二哥对她思想的启迪无疑不是每个家庭都会有的。

  艺术源于生活,回想起我的成长历程,和书中惊人的相似,虽然我最后没有像兰香那样考上全国重点大学,也没有遇到一个白富美的女朋友,但我的生活条件自是比父辈和爷爷他们强,这里面撇过历史大的发展原因不说,只从我爷爷开始,我爷爷那一辈是很艰苦的,经常听爷爷说他刚结婚生下我爸还有我叔叔他们兄弟四个的时候,经常一家人饭都吃不饱,我爸爸还有叔叔们的教育问题就不用说了,那时爷爷是翻不了身的,那时还是承包制,算工分的,听爷爷说,他年轻时身体不好,基本上都是奶奶一个人做农活,奶奶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不但要做农活,还要照顾多病的爷爷,奶奶每每说到这一段的时候都不愿提及,太过心酸,不愿再提。后来我父亲成了家学了手艺,适逢改革开放已经好几年了,村里人都兴着做生意,于是父亲出来闯荡,如果说爷爷奶奶的艰苦的日子我体会不到,那么父母亲的辛苦我真的是亲身感受的到的,父亲也没什么本事,跟着别人学做馒头,我说说我映像中父母亲一天怎么过的,一般是凌晨2点起来(冬天晚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然后一直忙,从发面到蒸馒头,到包装(要给施工队送去,所以四个一个塑料袋装好),再到送货,一直忙到早上7点半,这个时候货没了,要继续做零售的,然后一边做,一边卖,直到十二点,这个时候中午没什么人,母亲这时要洗衣服,做饭,吃完饭后就开始休息,(母亲早上一般比父亲晚半个小时左右起来,其他时间都一样),一般下午两点半又重新开始做馒头,这个是下午的场,一般人少些,收摊也早,一般到晚上7点半左右开始给我们做饭,然后吃完8点,然后偶尔会看下电视,就睡觉,明天两点再起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无论刮风下雨,都是这样干活,只有过年才会回家休息几天,一般也就7,8天。其实他们这生意都是自由的,只要自己想休息,就可以关门好好休息几天,我记得小时候经常向爸爸妈妈说关门几天陪我和弟弟出去玩,就这几天又赚不了多少钱,我的映像中父母亲从来没有同意过,我小时候也经历过孙少平那种心情,我记得有一次,要交补课费,刚好家里资金周转不过来,我在学校被老师催着要,回家就一个劲逼父母要,可父母实在是拿不出来,后来有一天我因为拖得太久,老师直接和我说,你再不把钱拿来,你就不用来上学,年轻的自尊心哪里受的了这般侮辱,于是我就真的不去上学了,后来老师找到家长后了解了情况,父母找别人借了钱补交我才去上课了。小些时候,有一阵子父母亲特别忙,忙的很少有时间给我们做饭吃,一般都是挤着时间给我们做饭,有时也就给我们钱自己去买些吃的,我还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天父母要出去买工具,给我们留了两元钱吃午饭,我就买了碗面,映像最深的就是,有一次父母特别忙那天,也很累了,回去就看着父母睡着了,我就吵着说要吃饭,母亲被我吵醒了把我骂了一顿,说让我滚,那时我就含着两行泪水,冲出去了,后来父亲追上我了给了我两元钱,说你自己去学校买点吃的吧。那时的我经常是衣服一穿就是好几年,我还记得那时有一件自己觉得穿的舒服的衣服,我硬是从初二一直穿到了大四,还有一件t雪从高二一直留到了现在,所以说读书年代一直没穿过什么好的衣服,也就无所谓了,反正我对穿衣服这些没什么在乎,是啊,贫穷的孩子哪里还讲这么多呢,我还记得我曾经说出了多伤父母亲的话,一次和父亲闲聊时,父亲说我每天这么累都是为了你们,不然我和你妈妈也可以过些舒服的日子,那时的我真的是不懂事,我只知道埋怨父母为什么没有给我们创造好的条件,我就对他说,是你自己经营无方,是你自己没本事,才使我们一家跟着受苦,父亲听了没说什么走开了,我那时还觉得向打了场胜仗一样,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想抽自己两巴掌。 谁在情窦初开的时候也都会有一个自己曾经喜欢过的人,虽然说那时的我们不懂爱情,但那种感情是多么纯真美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向孙少平那样可以和自己年轻时喜欢的人有过那么一段美好的交往,我还记得我读高三那年喜欢过一个女生,名字叫黄亚轩,我现在都觉得这名字好好听,那个人长的好好看,好有气质,是个可以共度一生的人,但是我始终没有对她提过一个有关我喜欢她的字,而且上学时我也和她说的话不多,都后来毕业了联系的也不多,虽然也知道联系方式,就让这个人住在心里吧,现在这个人结婚了,过得很幸福,还有了自己的孩子,而我,却还一直在等待自己所期盼的美好爱情。后来我就把她的qq删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为什么要把它的qq删掉,不去关注她的幸福生活,好蠢。对写到这,我感觉我自己真的是太过狭隘了,虽然我自己不承认,但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做的,我把男女之间的事情想的太过简单,就觉得男生和女生要么是男女朋友关系,要么就一定要保持距离,真为自己这幼稚的想法好笑。我现在就开始慢慢辗转找到她的消息,关注她的幸福。

  孙少平是幸福的,这是无疑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他哪些梦幻般的经历,一个掏碳的男人被一个地委书记的女儿深爱着,如此热烈,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向他样能够在没有灯光,几卷破棉絮中度过寒夜,仍旧能够点蜡烛看书的,也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他那样的思想,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做什么样的事,他都如此清晰 他就像一个船长,按自己的意愿扬帆起航,虽然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但是他知道前进的方向,而大多数人更像是坐在无人驾驶的小船上,随着海风随处漂泊。

  从爷爷到父亲,再到我,无疑是一个个在进步,这好歹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让我觉得上天是待人不薄的,只要你肯努力,生活必然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里我并不是想说我的生活过的多么好,我依然是一个买不起房,没有女朋友,前途看不到多么大希望的人。但是我不能因为这些而不去珍惜生活,不去好好生活,因为我比我的父辈祖辈们的生活已经好多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我今天之所以有这样的生活,很大程度是先辈们用了多少年的努力才换来的。

  第二个感触:我们要知道很多事情的失败,亦或者人生的不幸,并不是自己的主观原因。

  这样说好像是在为失败或者不幸开脱,记得哲学里面有句很经典的话,成功起决定因素的是内因。说无论外界条件多么困难,多么不利,最后导致失败的还是你自己内在的原因,我曾经无数次的崇拜这句话,谁都喜欢“人定胜天”这句话,人们总是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一些东西,我想大家在看小说电视剧的时候,看到主人公落难,总是有一种冲动想去改变剧情,希望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很多电视剧都会迎合观众这种思维,他们会让主人公跳崖怎么都不会死,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会出现一个贵人,总之在各种绝境,都会有一线生机,所以我们看到的电视剧很多结尾都是大团圆,就算是悲剧结尾,好人可以不活,但坏人一定会死的。但生活往往不是这样,它不会管你喜欢不喜欢,就那样发生着。文学创作里面的悲剧成分往往更多一些,因为作家不用担心票房,他关心的只是文章写的好不好,但这也丝毫不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反而因为那些悲剧有时和自己的那么相似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我这里想说孙家的大姐兰花,和孙家的媳妇秀莲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兰花嫁了一个不务正业,不管老婆孩子,常年在外乱逛的二流子,秀莲嫁了一个性格刚强,勤劳朴实,有担当有责任的男子汉,看过她们两个人爱情的开始,你就不难发现她们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她们小时候的家庭环境造成的,兰花家里穷,一天到晚干农活累的不死不说,青春年华的她不说漂亮的衣服就连新衣服好像都没穿过,她从小的感觉就是受了很多的委屈,这时有一个二流子的男人每天等她关心她,给她买好看的衣服,而她又值青春年少易冲动的年纪,于是一下子就死心塌地的爱上这个男人,一直不离不弃,因为她觉得这个世上只有这个男人给过她温暖的关怀。我们再看秀莲,从小家里不缺吃不缺穿,在到了选丈夫的年纪,身边那么多小伙子追,他没一个看的上的,我想那些人也没有少给她献殷勤,她却不为所动,因为她不像兰花那样从小就没有感受到过多少温暖,最后他一眼看上了孙少安,不管他家多么的贫困,一心一意的跟着他。

  曾经看过一个帖子《什么都不缺的人才会有爱情》,看过平凡的世界后,越发觉得这句话是如此的有道理,我们再来看郝红梅和田晓霞、田润叶的爱情故事,郝红梅为了更好的生活,抛弃了孙少平,选择了家庭条件更好的顾养民,最后因为偷手帕事件暴露,顾养民离她而去,在爱情这件事上,她的个人幸福被自己当做拿来翻身的筹码,田润叶家里什么都不缺,所以才会义无反顾的想和孙少安在一起,最后她还是有自己“缺”的事情,她担心她二爸的政治前途,糊里糊涂的和李向前结婚了,田晓霞,真的是什么都不缺,生活条件很好,更不用考虑他爸政治前途,她在选在爱情的时候,考虑的就是这个人自己是不是喜欢,我觉得只有你在考虑爱情的时候,只考虑这一个因素,你才会有真正的爱情,否则都是自欺欺人。

  这又让我想起了我自己,我一直不谈恋爱的原因,当然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原因,自己不够优秀,又不够主动,加之朋友又少,但是究其主要原因是我不愿意委屈自己,我不想因为寂寞去谈恋爱,我不想为了过自己觉得幸福甜蜜的二人生活去谈恋爱,我不想为了找一个条件比较好的人去谈恋爱,我是很想谈恋爱,毕竟到了这个年纪却一次恋爱没谈过,可是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就是像大家所说的那种有感觉的人。

  虽然我也曾多次怀疑过,是不是真的会发生像电视里面那样的剧情,会有一个人你看了一眼就特别喜欢,就特别想和她在一起,感觉自己这一辈子除了她你就不会幸福了,虽然我好多次真的好想好想谈恋爱,但终究是没谈(的确也真的是没人喜欢我),我不知道是自己是在用“想找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人”来欺骗自己,掩盖自己的无能和平庸、没人喜欢。还是真的就是心甘情愿的等待生命中的唯一。

  不去想了,管他是什么原因呢,说不定到最后就是相亲了,然后随便找一个人结婚了,就这么过着,哎,算了我还是自己用心的去找吧,听着自己前面说的那句话就烦,多接触女孩子,相信爱神丘比特的箭总有一天会射中自己。

  第三,关于生活的意义

  写了这么多,为自己写点东西吧,虽然我的文笔不是很好,可是我很喜欢写,我总相信有一天我会写出自己满意的文字,到时再拿出来给大家看吧,现在这乱起八糟的的东西,就纯粹当记录自己的一点生活和思想吧。

  我的生活思想就是,工作要做,房子要买,老婆要娶,孩子要生。但自己无论如何得有自己喜欢的事,并且一直默默坚持,不要企盼做出个什么成果,只是因为喜欢,就这么一直坚持着。 工作既然做了一个自己不是很喜欢的,不像别人喜欢踢球的当了足球运动员,喜欢唱歌的当了歌手,喜欢写作的当了作家,无论如何,不管用什么办法,等也好,主动进攻也好,做老婆一定要找个自己喜欢的,绝对不能随便找个人就结婚了。烦躁一想起这个事就头疼,怎么找。

  最后给自己点祝福,希望自己慢慢的写东西,慢慢的看文章,一直默默坚持,有一天也能换个职业,靠写作为生,加油,其实这个事比找老婆靠谱些,毕竟只需要一个人努力哦,加油吧,找老婆这一半的成功还要寄托在另一个女人的身上,而且多半还要寄托在机遇身上,这个真不是人能掌握的,加油吧,只是不知道自己等不等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