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平凡的世界》 教案(2)

时间:2021-08-31

  二、精讲:

  1、正文剖析(参照文本分析)

  2、主题及写作技巧探究

  3、课文是如何塑造田润叶这一人物形象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高考链接及 答案

  1.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老师讲评:这篇小说没有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也没有峰回路转、出人意料的结局,平平淡淡,就像小说中董师傅这个人一样,可是淡而有味,平中见奇。这个题目是考基本信息的概括。其实,小说标题“董师傅游湖”已经透露了基本信息。可是,小说里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小翠,且董师傅游湖的起因是小翠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董师傅带着她从湖边逛逛,然后送她出校门。 所以,【答案】为:董师傅领小翠游湖。同学们也不能因为看似简单,而把问题想得过于复杂。 2.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

  老师讲评:对于小说和记人散文这一类文本,一般会考察人物形象这一道题,其实就是根据文章内人物在语文选修教案 第一周 不同方面的表现(言行举止思想心理等),来对人物身份、性格做一个判断总结,这需要我们善于筛选信息,加以概括提炼,也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作基础。

  (1)、“做起活儿来得心应手”,“他做的几扇雕花窗户,雕刻十分精致”,可以看出他技艺精湛。

  (2)、“董师傅忙灭了烟,站起身说:我送你回去”,可以看出他善良,乐于助人。

  (3)、“每晚收拾好木工工具,便来湖边大石上闲坐”,可以看出他喜欢欣赏美景,有生活情趣。

  (4)、“挣的钱足够用了,日子过得很平静”,可以看出他知足本分。

  (5)、“董师傅叮嘱小翠,冰棍的木棒不要随地扔”,可以看出他爱护环境,讲究公德。

  (6)、“若是有人了解他的知识,可能聘他为业余园林鉴赏家”,可以看出他鉴赏园林的水平高,富有审美情趣。

  讲了这么多,千万别少了一条——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讲出他的身份。好了,应该拿满分了!

  3.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表现手法。

  (1)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老师讲评:每晚都到风景优美的湖边闲坐,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和爱好吗?这样一个喜欢欣赏风景的人,他的内心是宁静闲适的,不汲汲于名利,淡定平和,董师傅的内心就是这样美好。而且,为下文他遇见了迷路的小翠作情节上的铺垫。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老师讲评: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回答时,要把修辞效果写出来。

  4.这篇小说意蕴丰富,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请结合作品,分别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8分)

  (1)文末说“他很快乐”。请举例说明董师傅快乐的缘由。(说出两点即可) 老师讲评:董师傅很快乐,缘由在哪里呢?我们先看看答案: ①因关心、帮助别人而快乐。如:董师傅领小翠游湖;送小翠回家。

  ②因生活知足、心态平和而快乐。如:家里平安;日子平静;钱足够用;小翠对雕花窗户不作评价,董师傅也不在意。

  ③因有生活情趣,善于发现美而快乐。如:董师傅看夕阳西下,看月上柳梢;向小翠介绍如何看塔影。

  ④因工作上得心应手,有成就而快乐。如:董师傅在校园许多地方都有业绩;特地向小翠介绍自己的创作──雕花窗户。(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从答案来看,似乎这道题目不难。其实,仔细琢磨,“他很快乐”,是说他平常一直很快乐呢,还是今天发生了这么件事情之后,他觉得很快乐?毫无疑问是后者。那么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可以数出来:他带领小翠游湖;他指导小翠如何欣赏美景;他着重介绍了自己的杰作——雕花窗户(小翠没能很好欣赏);他表达了自己对有些人整天面对美景却熟视无睹而感到的遗憾。这个“很快乐”,源于他能助人为乐,带小翠游湖,并送她到了熟悉的路;也源于他指导小翠欣赏美景,并表达了自己的审美观——要对景物之美保持不倦的欣赏热情,要有一颗实施发现美的心灵。因此,答案中的第2、4两点,实际上不够实在。但是,这样的答案,恰恰降低了这道题目的难度,是考生的机遇。

  (2)小说中将“校园渐向公园靠拢”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篇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围绕某一方面谈即可) 老师讲评:

  示例一: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做人要向董师傅那样,脚踏实地,后到本分,心态平和,由立足于世的本领,有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

  示例二: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从小翠身上,我们意识到,面对新环境要学会适应、学会生存。 示例三:校园渐向公园靠拢,说明生态环境总在不停地变化。这启示我们:无论生态环境怎样改变,不变的应该是人的自然与本真;我们应在喧闹的环境中寻找一块心灵的绿洲,避免浮躁。

  示例四:在熙攘的校园中,董师傅热心帮助小翠的情景启示我们:和谐的氛围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营造、区呵护。

  (答案不止一种。要求依据作品,谈出真情实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言之成理,语言流畅。)

  思考这个启示,可以从不同角度作答。但是最主要的是,董师傅这个人物形象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这应该是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匠心所在。  四、预习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