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的世界》学习师范教育在培养人文情怀上的重要性(2)

时间:2021-08-31

  三、师范教育在培育人文情怀上的重要性

  师范生人文情怀的培育关系着未来教师人文情怀的形成,这从根本上决定着未来教师履行职责的时效性。所以说,加强师范生人文情怀的培育是师范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师范教育的根本指向。

  教育的作用就是去恶扬善,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顺应自然,让我们自由成长,同时也要老师给予以积极的指导,使之成为有道德有理性的文明人。德国教育家费希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全新的完人。而这种全新的完人应该是具有良好德行的人,是人性完善发展的人,是人心协调、均衡发展的人。

  在《平凡的世界》里,路遥先生通过在困顿的生活中拷问人性、在苦难中展现人性的光辉来阐述自己的人性审美理念。例如:在班长顾养民点名时,孙少平故意的不吭声,再点名时,还是不吭声的行为,这就是孙少平对富人家孩子的一种报复。这样的描写十分的真实,也贴近我们的生活。在路遥先生的创作中对人性美的体现,正是现在师范教育的宗旨。《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中也明确要求,教育要坚持以人文本,把人文情怀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因此,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还有育人。教育的过程是对话的过程,是理解与尊重的过程,是灵魂与灵魂分享、碰撞、体验和交流的过程,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人文关怀。没有人文关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话、体验和交流;而没有真正的对话、体验和交流,教育的培养完美的人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四、总结

  现如今教育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需在日常教育中的到完善。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师范类院校在教育师范生时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向善、向真、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