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谬欧阳修杂文随笔(2)

时间:2021-08-31

  吴缜的《新唐书纠谬》共分二十个门类,计有四百四十九条之多,主要就《新唐书》在编纂上的前后矛盾、剪裁不当,以及史实脱误、史例不明、文字乖谬等几个方面进行纠驳。其中也不乏有可供后人参鉴的地方。比如《新唐书》载“宰相李林甫阴谋不测,太子(李亨)内忧,玄宗与高力士见其宫不整,故恻然为太子选配偶,于是生李豫(代宗),生后三日,负姆嫌其丑陋,便取他儿代之,而玄宗不乐。”吴缜指出:据《本纪》记载,李豫生于开元十五年,李林甫开元二十年才当宰相;而李豫生时,其父李亨也不是太子,至开元二十六年李豫十二岁才为太子;太子之宫有典司之人,不可能不整饰;而负姆换儿,更是纯属小说家言,天子的皇嫡长孙岂能轻易被负姆更换?如果欧阳修本人看到这样的文字,恐怕也是不得不服的。虽然这样的谬误不一定出自欧阳修的手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宋祁写的,但作为主编,他还是应该负有责任的。

  欧阳修还写了《新五代史》,吴缜则又写了《五代史纂误》五卷,看上去似乎他专与欧阳修过不去,所以有人就猜测吴缜的写作目的是泄愤,但正如吴元美的《纠谬后序》说他只不过是在“历数郡守,俱以惠政闻”以后,在无处抓狂之余,生平力学,博通古今,“多求前史谬误而参订之”,又偏偏际会了一个注重实用的文章写多了,却又不太注重细枝末节的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