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原文及译文(2)

时间:2021-08-31

  然而我没有什么才能,只是因为稍微喜欢写文章,就过度地被世人舆论称赞。这些哪儿能承当你的举荐呢?况且现在世人所说的四六文,并不是我的喜好,年轻时为了考进士难免要习练,自从考中以后,就放弃了不再写作。在西京辅佐三相幕府时,按照职分应该写作,我也不曾写过,这些尹师鲁都见到的。现在荒废已经很久了,真担心写不出好的文章,以至于辱没了您的美好的任命,这是一个方面的原因。

  我虽然是一个读书人,不懂军事,但私下认为兵法讲究勇敢和胆怯,必定要谋虑敌我的有利与否,结果会是怎样,关键是要成功,不在于快慢。我最近到京都,多次在王公大臣之间交游,大致听他们谈论攻守的谋略,这些实在是现实形势非常需要的,如果没有深思远虑,这些人能到这种地步吗?希望您(选用才干的标准)不要被浮华的议论所改变。

  古人能一起成就大事业的,一定有国家的栋梁参与。不单是身居高位的人把知人善任当做难事,一般的读书人虽然贫穷微贱,能将自身投靠给正确的人,本来也不容易。想要他竭尽死力,一定要深入地了解他,了解他不够透彻,士人也不会被使用。当今的豪杰才俊,往往已经被收纳录用,只是(不清楚)使用的程度怎样。这些道理都是您知道的,哪里需要我再进谏。可是我还考虑山林草莽之中,还有慷慨豪迈自我珍惜的英雄,没有被您收录于门下(为您效劳),(您)最好稍微思考一下。

  至于我欧阳修,很遗憾没有其他才干来供你驱使,不敢效仿那些平庸的人苟且生活享受安乐。承蒙您写信推介,夏公又因此举荐。我孤陋微贱,一向不曾登门拜访(夏公),要不是您过分地褒扬称赞,哪里会到这种地步?实在惭愧惶恐!只是我已经因为亲人年老(需要赡养)拒绝了(夏公的)举荐,现在更加没有可以前往(任职)的道理,恳请您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