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的练习题(2)

时间:2021-08-31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6.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7.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8.对木兰解甲归来,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哪些最有道理?(  )

  A.说明她不慕富贵,反映了她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劳动者本色

  B.木兰厌恶战争,向往自由和平生活

  C.木兰建立了赫赫战功,却不能留在朝廷,这是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结果

  D.木兰不愿受赏当官,表明她不愿与统治阶级合作,不愿做他们的统治工具

  9.详略得当是《木兰诗》的特点,诗中以下部分的内容那些详写?那些略写?

  ①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

  ②征战队伍的晓行夜宿

  ③木兰十年的征战生活

  10.最后一段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以后的吟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11.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夸张的修辞方法,请各指出一例并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排比: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夸张: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 A C B A

  2.A

  3.C

  4.B

  5.B

  6.C

  7.A

  8.AB

  9.这一部分以双兔为喻,很有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的谨慎和机警。

  10.①详写,木兰代父从军,再现木兰勇敢、坚强、深明大义的性格;②、③略写,诗的主旨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图富贵的高尚情操,不在于讴歌木兰的英勇善战,所以,对征程艰辛、征战辛苦略写。

  11.排比: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作用:诗句整齐,一气呵成,表现了家人迎接木兰归来时的喜悦心情。

  夸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作用:表现了木兰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飒爽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