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的修辞

时间:2021-08-31

  《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木兰诗的修辞,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木兰诗的修辞

  一、比喻

  比喻可谓名门正宗、源远流长,众所周知的《诗经》里面的诗歌采用的赋、比、兴三大创作手法之“比”就是比喻。比喻即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将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将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在格律诗中采用比喻手法目的在于通过提炼出事物之间的某种共同特性(相似点),然后用一种事物去说明另一种事物,用一种事物的特征去突出另一种事物的相应特征,借此将陌生的东西变得熟悉,将深奥的寓意浅显化,将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其作用具体表现为:

  一、 用比喻来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能使其生动、形象、具体而被感知,进而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如宋朝王娇(女)《寄别申生二首》之一:

  如此钟情古所稀,吁嗟好事到头非。

  汪汪两眼西风泪,犹向阳台作雨飞。

  其中“汪汪两眼西风泪,犹向阳台作雨飞”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女主人公与情郎别离时眼泪汪汪、依依不舍的场面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人为之动容。

  二、 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杂为简洁,能使道理通俗易懂,有助于读者进行深入浅出的理解。

  如明代有位叫景翩翩的女子写了一首《怨词》诗:

  妾作溪中水,水流不离石。

  君心杨柳花,随风无定迹。

  其中“妾作溪中水,水流不离石”一句就是用溪流中“水石不相离”的道理来表达对情人的拳拳深情。

  唐朝诗人李贺留下的咏马诗比较多,也很有特色,

  如: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前两句对良驹的形状、动作进行描绘,表现出慷慨激昂、积极向上的风貌;后两句则托物咏怀,抒发壮志无酬、报国无门的慨叹。作者借马喻人将自己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感伤表达得含蓄、深沉而又淋漓尽致,风格凝重、哀婉而发人深思,并再次证明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道理。

  三、比喻可使语言文采斐然,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里“丹心”和“汗青”既表现了诗人遣词造句的精湛功底,又进一步渲染了诗人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大无畏气概。

  格律诗中经常采用的比喻手法可细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

  明喻如李白《秋登宣称北楼》之“江城如画里”;

  暗喻如宋·王娇《寄别申生二首》之“汪汪两眼西风泪,犹向阳台作雨飞”;

  借喻如龚自珍《杂诗》之“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再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之“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探摸总相宜。”

  比喻运用成功,作品则形象、生动而颇具感染力,大家请看:

  《文天祥·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磁心石在这里比喻了什么,我想大家都知道。比喻手法的运用为该诗篇增色不少,借助“磁心石”这个喻体铿锵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情怀和坚贞不屈的忠诚精神,“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是典型的硬骨头诗风。

  还有孟郊《游子吟》也是千古流传之典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人孟郊一生潦倒,直到五十岁才谋了一个卑微之职,这时候他立刻想到迎回老母略进赡养之情,这便是该诗的创作背景。诗人借助“寸草心”和“三春晖”这样巨大的反衬比喻,唱出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母爱颂歌。全诗没有丝毫刻意雕饰,处处清新流畅、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每能拨动无数读者的心弦,引发万千游子的共鸣。苏轼为之曾有评论说“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二、白描

  白描脱胎于中国画技法名。原意是指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其中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后来被广泛引申为文学创作上的一种修辞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假修饰地、朴素地描写景物,以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外在形象,借此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通过“简练的笔墨,不假修饰地、朴素地描写”就能让读者体味到作者心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就能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主旨,这叫“不著一字,尽显风流”。

  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作者以简练的笔触抓住夏日急雨的特点,用朴素、不假辞藻的语言进行白描,一句话描绘一景观,形象地刻画了夏日西湖风云骤变的奇景。

  再如:聂夷中·田家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该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佃户父子俩在田上、山下辛勤劳作而官家坐等仓粒的画面,透过表象深层次地展示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压榨老百姓这一深刻主题。

  从上述例句中可以看出:白描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尚华丽、务求朴实;不求细致、只求传神。该手法大多用于山水诗作,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紧紧抓住对象的特征和情态落笔,力求重点突出,主体鲜明。 二是要用准确、简洁的叙述进行描写,不要刻意堆砌词汇。 三是语言要省俭、概括、传神,不拖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