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莫言作品中的母亲形象

时间:2021-08-31

  导语:莫言作品中的母亲形象,传达出莫言对母性的的依恋崇拜,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地了解其创作背后的文化意义吧。

解读莫言作品中的母亲形象

  在传统文学叙事中,母亲是一种精神符号,所代表的的意义是慈爱、善良、无私和伟大。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母亲的职能是生儿育女、操持家事。母亲的形象代表了规范伦理而得到正面肯定,是被神圣化而不容亵渎的。慈母成为传统文化积淀下的民族共同审美心理。然而,莫言对于母亲的书写与传统文学叙事是不同的。莫言作品中的母亲形象承载着丰富深邃的内涵,是美丽与丑陋、生育与毁灭、生长与衰亡、高雅与卑俗等的结合体,充满了张力。《野骡子》中忍辱负重挑起家庭大梁的杨玉珍;《丰乳肥臀》中坚忍顽强的上官鲁氏;《欢乐》中为了给儿子交复习费,挨家挨户乞讨的老母亲;《姑妈的宝刀》中的孙姑妈,对三个孙女疼爱有加就像一个护雏的老母鸡;《粮食》中的梅生娘……如果我们抛开道德评判,便可以看到,在人类历史的坐标上,这些母亲们默默无闻,面对苦难或忍辱负重或奋发图强。在她们身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是她们让生命得以传承,让家族在困境中得以顽强生存。

  一

  在介入母亲形象的解读之前,有必要先探寻一下莫言的恋母情结。莫言在《丰乳肥臀解》说:“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是最深的。在当时那种社会情况下,政治给家庭造成很大的压力,生活非常艰苦。我时时刻刻感到非常不安全,像个小鸡一样,总是躲在老母鸡的羽翼下面寻找安全,这导致我对母亲的依恋要比我的哥哥严重很多。”因此,他对母爱有一种天然的渴望,对于母亲也有一种天生的依恋。在莫言童年的记忆中,母亲是他温暖和依靠的来源,但也充满了病痛、劳累、饥饿。他曾谈到自己家庭:“爷爷奶奶有点偏心眼,喜欢我的婶婶,我母亲干活最多,但在二老那里却不吃香。我因为长得丑,饭量大,干活又不麻利,在爷爷奶奶眼里,更是连狗屎都不如的东西。”只有母亲给予了幼小的他难得的温暖,用柔弱的身体为他撑起避风的港湾。然而母亲却疾病缠身,在病痛难忍之时依然咬住牙关不呻吟,生怕公婆听到心烦。当看到孩子为她哭泣时,她说:我不行了,你们姐弟怎么活呀?母亲在最痛苦时想到的是孩子。所以当莫言亲眼看到自己母亲在那个年代所遭受到的种种苦难,并通过对母亲生命的体验及认同,引发了他还原博大的母性光辉形象,以至于他笔下很多女性的形象都是由其母亲原型生发而来。这些母亲们在苦难来临时,或者坚强地忍耐,或者勇敢地反抗,但她们无一例外地展现出坚韧与包容,这也是中国母亲所独具的宽广胸怀与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