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檀香刑》的语言特色(2)

时间:2021-08-31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民间文化,它在民间草根之间确确实实的存在着。他们看问题有自己的立场、角度和方法。在小说中以孙丙为代表。事实上,据莫言调查,关于孙丙抗德的故事,在清末民初,就已经被当时的猫腔艺人搬上了戏台。

  《檀香刑》一书,采用以表现民间文化为主,刑罚文化和官场文化为辅的结构方式。

  作品吸取了民间戏曲的表现形式,让各种人物上场叙述故事,模拟其身段、口吻及其在不同时段的情感表达方式,真可谓是什么人说什么话,说县令即县令身份,说戏子即戏子身份,眉娘经营着一家狗肉烧酒店,她的语言更多市井口语化,伶牙利齿,和她小店老板娘身份相符合。县令钱丁的语言更多书面化,夹杂文言,和他士大夫阶级的身份相符合。孙丙作为为猫腔这种地方戏曲推陈出新作出巨大贡献的民间艺术家,他的语言则倾向舞台化。《檀香刑》的语言正是由知识化的书面语和农民的口语融汇而成,整体呈现出一种以农民话语为主的杂糅体风格,并且后者占据其小说语言的主体。就农民化的口语而言,《檀香刑》显然在民族化方面是代表莫言语言风格的主要特征。作品中大量民俗谚语、歇后语的运用,使作品更贴近普通大众,也为作品增色不少。如:“炒熟黄豆大家吃,炸破铁锅自倒霉”。“有枣无枣打三竿,死马当成活马医”。“老鼠舔弄猫腚眼,大了胆了”。“六月六的高粱,蹿得快呐”!“木匠戴枷,自作自受”。“老虎捻佛珠,假充善人”。“月明秃头亮,水涨轮船高”。“狗咬尿脬空喜欢”。“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四脚蛇豁了鼻子,不要脸了”。“姥姥死了独生子——没有舅(救)了”。“睁着眼打呼噜——装鼾(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