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精彩演讲稿及演讲稿读后感(3)

时间:2021-08-31

篇三:莫言演讲稿读后感

  最开始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网上就到处传播各种消息,以至于我这个平时不关注诺贝尔的人也知道莫言这个鼎鼎大名的人物。

  就从他的演讲词中看,我能看到他对母亲深深的爱,而且他母亲对他从小到大的影响必然也是很深的。一个母亲,对孩子从小的教育,决定着孩子的成长基础,而莫言母亲,是一位善良,伟大,并且懂得教育的母亲。她对孩子的日常行为教导有方,她不是一个作家,不是一个名人,但她留给莫言的有宽容与如何做一个好人,教会莫言如何不去歧视一个乞讨的老人,如何不去恨一个把自己打翻在地的仇人。

  我们的生活每天都会有各种形形色色的小事发生,要善于发现生活,感受生活。莫言用他自己的眼光,看待生活,讲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汇聚一起,造就了他的作品。在莫言得奖过后,对他有各种褒贬不一的说法。然而就像他自己说的 :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他还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来看待这一切。“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这是一种何等的大气凛然啊,我想,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就像现在很多人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有时候这种淡然的态度反而能帮助我们干成大事。而莫言这一切的成就与品性,都与他的母亲息息相关。这使我想到了现在的很多家庭的教育,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变得没礼貌,自私。亦或是对孩子的冷漠,使孩子变得孤傲,甚至人格扭曲??

  莫言讲的第一个故事,他说: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还有最后一个破庙的故事,我觉得是有共通点的。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大众想法去强求或要求别人也要这么去做。也有不同,第一个故事,装哭蕴涵了这个社会上的类似现象,为了一种表面的东西,许多人便开始装,但却从未去发自内心感受。而第三个故事,我始终觉得,是上天在给他们机会,宽容是它的本意,但其余7人恶劣的行为,只会成为罪恶的源头。至于第二个故事,我觉得是说到一个礼貌态度问题吧,毕竟母亲从小对他的教育,后来让他觉得这么做是不对的。还有就是一种过分的自尊,其实是会伤害到他人的。

  莫言这篇演讲,言辞朴实,却不乏真情,细细品味,越能感受到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