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网络文学将与纯文学的合并(2)

时间:2021-08-31

从纯文学到电影:

  充满争议的 名著改编之路

  张艺谋洗尽铅华的《归来》日前上映,褒贬不一。其中张艺谋把严歌苓小说原作《陆犯焉识》“掐头去尾”的处理方法成为最大的争议,批评者多数认为对原著的还原度不高,无法体现原作价值。 事实上,今年的不少名导都选择纯文学改编,除了张艺谋,陈凯歌“磨剑”将徐浩峰的硬派武侠小说《道士下山》搬上银幕、徐克使用3D重现红色经典《林海雪原》,国产电影再度借力严肃文学之风愈演愈烈,而电影与文学改编的关系也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国产电影的“烂片时代”已经来临的背景下,纯文学会成为电影改编的“救命稻草”吗?本报记者针对此问题,采访了相关的业内人士。

1

  改编的核心在于重现文本价值

  自电影诞生以来,纯文学与电影就属于“孟不离焦,焦不离孟”。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文学的本体是文字,电影的本体是影像,文学改编成电影是媒介的变化。在一个国产电影烂片为王,被诟病“故事凌乱、思想空洞、缺乏共享价值观”的语境中,纯文学改编是否依然有现实意义?

  影评人兰波认为,纯文学改编即使不是将来电影创作的中心,至少也要弥补那些粗制滥造,不太会讲故事的导演的“短板”。作家赵凝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纯文学改编电影形式上说会吸引大众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故事文学性,让电影更有厚度”。

  记者梳理了自上映的根据纯文学改编的电影。包括《唐山大地震》、《山楂树之恋》、《赵氏孤儿》、《让子弹飞》、《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白鹿原》、《王的盛宴》、《危险关系》在内的10部根据纯文学改编的电影在上映之后或多或少都遭遇过“板砖与口水齐飞”的境遇,原著党满屏“吐槽”,其中以《白鹿原》最甚。许多观众看过该片之后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失望”,认为相比于原著的“史诗气质”,该片显得过于苍白单薄。以至于有观众在网上评论说,电影应该改名叫《田小娥传》。

  作家严歌苓最近谈到根据她的原著改编的《归来》时,她打出99分,并认为从小说到电影已是一种成功,“故事已经打破了年龄和时代的界限,用一种人类可以流通的情感方式来呈现。”然而有趣的是,观众并不“买账”,尤其是看过原著的人质疑,电影里的叙事丧失了原著所有的超越上世纪80年代传统文学的主题。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改编才算是成功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认为,从文字到影像,当中涉及导演编剧对文学的独特诠释、专业演员的演绎,还有时代转变衍生的现代意义等,“如果电影无法重现原作小说的文本价值与精髓,这种改编很难谈得上成功。”

  在影评人崔建明的眼中,世界上多数经典的电影都改编自经典的文学名著,文学与电影之间的滑动不仅仅只是“情节”的容器从文字变成影像,更是一种精神气质的延伸,“根据纯文学改编的经典电影几乎都是文本精神与风格化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