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个性特征(4)

时间:2021-08-31

  这是诗人主动投寄给张五的诗歌, 暗示了其情感的主动与热烈。但诗人并没有将这种热烈的情感转化为直接去看望对方的举动, 而是采取了看似淡漠的登高远望姿态。“登高”意味着其情感的表达更加隐蔽、含蓄, 难以被对方直接感知。这是诗人对自己热烈情感的有意压抑。这种自我压抑实则是源于对“隐者自怡悦”这一文化传统的着意尊重:宁可登高相望, 也绝不前往打扰。这里显然蕴含着更为深沉动人的情感。再如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悠悠清江水, 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 绿筱岸傍密。鲛人潜不见, 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 泛舟如昨日。夕阳开晚照, 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 归来恨如失。

  诗人在诗歌中回忆起自己与对方共度的美好时光: 面对“夕阳开晚照”的壮丽景象, 两人情怀激荡, 所兴非一。但诗人与朋友心中的诸多之“兴”都没有直接表达出来, 而是被压抑在“中坐”的姿态里, 显得格外深沉而内敛。孟浩然在投寄诗歌中主动回忆起这一场景, 显然是试图向对方表达自己对两人当时不约而同地压抑激情的深刻共鸣。在《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中, 孟浩然因为对所处环境的满足而想起了皎上人。“即事”寄诗本身就意味着情感的随机与勃发, 同时也意味着情感的真诚和强烈。但孟浩然最后的情感表达却较为平淡:“书取幽栖事, 还寻静者言。”似乎别无它意, 只是想与对方分享一些独特感受。显然, 孟浩然在这里也着意压抑了自己的情感表达力度。

  孟浩然对自身情感的有意压抑看似与其“行不为饰, 动以求真”的社交个性相悖, 实则适为统一。这是因为, 在通常的人际交往中, 向对方表达友善、亲近之意, 借以建立或加强彼此间的情感交流, 这是通常的社交准则。然而这也往往导致社交活动中情感表达的矫饰与浮夸。王士源强调孟浩然“行不为饰”, 正好从反面说明当时人际交往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饰”的现象。上述李白的行为就是其中的显例。孟浩然对自身情感的有意压抑, 正是对这种“饰”的矫枉过正, 而且孟浩然的这种行为并非孤例。宇文所安认为, 王维的大多数诗歌都存在着一种“抑制法则”, 抑制的背后隐含更深刻的意义或更强烈的感情。他指出:      王维无法以自然的感叹和激情反对宫廷诗的虚假感叹和激情, 而是以对虚假感情的真正否定——无感情来反对这种危险。如果有真实感情要表达, 就必须把感情藏起来, 但只能是寓于言外, 而不是公开表达中的矫揉做作, 吞吞吐吐。

  孟浩然对情感的有意压抑显然与此类似。这很可能也是他与王维能够交谊深厚的原因之一。在人际交往中, 他们都更在意彼此间的默契于心与内在共鸣, 会通过自觉的压抑而警惕、否定任何行为上的“饰”, 以追求情感表达的真诚。这显然与孟浩然“行不为饰, 动以求真”的社交个性在精神旨归上高度一致。

  综合上述, 孟浩然表现出了“通脱倾盖, 机警无匿”和“行不为饰, 动以求真”等主要的社交特点。他一方面非常敏感, 另一方面非常也在意人际交往中的情感真诚。二者互为因果, 迭相推进, 总体上归结为对于交往真诚的强烈追求。不管是不计得失、生死的率性投入, 还是对自身真情的有意压抑, 其本质都在于此。由此不难看出孟浩然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