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写作成因(2)

时间:2021-08-31

  二、孟浩然生平的经历决定了他对山水田园诗的取向

  孟浩然的生平经历比较简单,四十岁之前,他一直住在自己的家乡——湖北襄阳鹿门山,过着悠哉游哉的田园生活。四十岁那年,孟浩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上,于是他又回到了家乡。在他四十六岁这一年,唐玄宗命令各地官员向朝廷举荐人才,襄州刺史韩朝宗打算推举他,便约他一同去长安。当时孟浩然恰恰来了一个老朋友,俩人喝酒正在兴头上,有人提醒他去长安的事,他发起火来:“你没看见我们在喝酒吗?什么长安不长安的!”——就这样,他又失去了一次做官的机会。

  孟浩然晚年曾在张九龄的幕府中当过几个月幕僚,很快便感到不耐烦,辞职回家了。所以闻一多先生说:“隐居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也只是暂时的调剂或过期的赔偿,而在孟浩然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

  因为孟浩然一生未入官场,他留给人们的是一个飘逸的隐士印象。王维曾为他画过一张像,真本已经失传,摹本上有张洎的题记——“襄阳(指孟浩然)之状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靴帽重戴……风仪落落,凛然如生。”李白也赞美过这位不爱轩冕爱松云的隐逸诗人: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其实孟浩然并不是一开始就认定要走隐逸这条路的。可以说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没有一个真心想当隐士,即使有时隐居,那也是迫不得已。官场对读书人具有无以抵御的吸引力,因为一旦做了官,便什么都有了。只有挤不进官场,或者在官场混不下去的人,才把目光转向自然,而美其名曰“隐逸”。还有一些人把隐居作为入仕的手段,因为你越是摆出一副“高人”的姿态,名气就越大,名气一大,朝廷就有可能来请你,等于把官帽子送到你的手中,还不需要你参加考试,这样的便宜谁不想拣?就孟浩然而言,四十岁之前的隐居对他来说就不过是一种准备和姿态,他“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为的正是有朝一日能弄一顶官帽子戴戴。

  孟浩然不止一次地在诗中提到自己的远大志向,“俱怀鸿鹄志”、“冲天羡鸿鹄”……他的用世之心也急切,“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经过长期充分的准备,他终于在“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了!孟浩然对此行抱有很大的希望,他以为登第是必然的,这从他的《长安早春》诗中不难见到——“草迎金埒马,

  花伴玉楼人……何当桂枝发,归及柳条新。”谁料考试结果给了他当头一棒,他实在不甘心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家,便又献赋上书请求进用,仍毫无结果,这才彻底灰了心。

  其实很多人都不是一次跳龙门的,范进不是到五十岁才中举吗?然而孟浩然并不具备韧性和战斗精神,他不想再考了,唯一能做的只是在诗中发发牢骚,并且这牢骚也只能发给朋友听:“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岁暮归南山》。“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借?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留别王维》。

  自此,孟浩然不再求入仕途,一心归隐于田园生活,寄情于山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