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关于送别的诗

时间:2021-08-31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孟浩然关于送别的诗,欢迎阅读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晚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译文

  江上碧波荡漾清水悠悠,江水退去露出小岛沙洲。

  岩石下潭水漩流不见底,绿油油细竹傍岸长得稠。

  鲛人潜在潭底不见踪影,渔翁唱起棹歌自在优游。

  回想起与您分手的时候,泛舟的情景就像在昨日。

  夕阳斜照着傍晚的景物,独坐在小岛上兴味无穷。

  向南方遥望家乡鹿门山,归来满腹都是别绪离愁。

赏析

  诗题一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唐时所谓“进士”,实后世所谓举子(举进士)。得第者则称“前进士”。看来,杜晃此去江南,是落魄的。

  诗开篇就是“荆吴相接水为乡”(“荆”指荆襄一带,“吴“指东吴),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一种宽解安慰的语气。“荆吴相接”,恰似说“天涯若比邻”,“谁道沧江吴楚分”。说两地,实际已暗关送别之事。但先作宽慰,超乎送别诗常法,却别具生活情味:落魄远游的人是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的。这里就有劝杜晃放开眼量的意思。长江中下游地区,素称水乡。不说“水乡”而说“水为乡”,意味隽永:以水为乡的荆吴人对飘泊生活习以为常,不以暂离为憾事。这样说来虽含“扁舟暂来去”意,却又不著一字,造语洗炼、含蓄。此句初读似信口而出的常语,细咀其味无穷。若作“荆吴相接为水乡”,则诗味顿时“死于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