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著名大诗人陆游的川菜情结(3)

时间:2021-08-31

  陆游又认为吃粥可以强身益气,延年益寿,他在《食粥》诗中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他之所以能够活到八十多高龄,恐怕同他吃粥与晚年基本吃素有一定的关系。

  陆游还提倡乡土风味,如“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又如“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这是有一定的道理。可见,陆游是位美食兼诗文的烹饪学者。

  南宋面食趣闻

  如今麦面做的食品,种类可谓琳琅满目,包子、馒头、面条、大饼、烧饼等等,每一种里面还能细分出许多种,也没有了南北之分,你随便到祖国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吃到你想吃的任何面食。但是,若将时间上溯个几百年,随赵炎到南宋走一遭,情况就有所不同,也许这些面食都已经出现,可称呼却不一定如此,个中也各有奇趣。

  烧饼就不详细说了,因为武大郎就是做这个营生的,地球人都知道它叫“火烧”,这是宋代面食中唯一一个跟绯闻沾过边的品种。所以,到了南宋烧饼依然是江南百姓比较喜爱的食品之一。他们不一定知道有个名叫潘金莲的女人,却未必不知道状元词人张孝祥,他的大舅妈就是当时有名的“烧饼西施”。据说,张孝祥去临安赶考,荷包里就装了不少烧饼当干粮。

  馒头,在南宋时不叫馒头,叫笼饼,也是有来历的,别小看了这两字。馒头最初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反正那时候不叫馒头。北宋时先叫蒸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可宋仁宗刚登基不久,他的名字叫赵祯,如果老百姓每天喊着吃蒸饼,那不是吃皇帝嘛,也太犯忌了,于是乎就改称为炊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