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雪》阅读题及答案(3)

时间:2021-08-31

  5.作者运用的是什么写法?他更欣赏那里的雪,为什么?

  江南的雪固然滋润美艳,但未经磨练,不能保持长久;而北方的雪俨然是一个斗士,在孤独的境遇下奋力抗争,这正是作者的精神的体现。

  6.用原文回答本文的主旨并说说你的理解。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江南的雨已经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成了雨的精魂。

  7. 本文既描绘了“江南的雪”,又描绘了“朔方的雪”,你更喜欢哪一种?请说明你的理由。

  更喜欢江南的雪,因为它温暖、滋润、美艳,富于春天一样的生机与活力。或更喜欢朔方的雪,因为它永远如粉,如沙,在旋风中蓬勃地奋飞,那种与“凛冽的天宇”奋飞搏战的孤独而倔强的性格,是我最喜欢的。

  8.作者在写江南雪的时候,还着力描绘了雪中孩子们的活动,这有什么作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这些描写渗透了作者的脉脉温情,融进了作者对于南方冬天的美好回忆,也是在通过孩子们的活动去描绘令人欣喜的场景。

  9.作者为什么要把北方的雪说成是“死掉的雨”、“雨的精魂”?这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了雨的精魂—— 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10.作者从来惜墨如金,何况又是散文诗,可是作者却用较多笔墨描写雪罗汉的形象,你怎么理解,请简单谈一谈

  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在内容和结构上是联接朔雪之景的桥梁。雪罗汉虽然“洁白”“明艳”,非常优美,但却很快消融。作者更欣赏的还是朔方雪的壮美,那种在苦寒中独立抗争的形象正和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屈不挠战斗的形象吻合。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欣赏的。  11.从文中找出北国的雪生存的环境,并说说其象征意义?

  北国的雪的环境:“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象征了当时极度黑暗和严酷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