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鲁迅的童年的散文(3)

时间:2021-08-31

  我没有品尝过孔乙己下酒的佐料……绍兴的茴香豆,也许我不喜欢吃类似黄豆大小的茴香豆,因为我的一个绍兴籍同事曾说过,茴香豆有一种怪味,并不可口,他也不爱吃。当然,我既然没尝过,也就说不上这味道究竟如何。但我从不沾有少许异味的食物,而喜好清淡纯正的食品。譬如臭豆腐,都说闻着臭烘烘,吃着香喷喷。以前我从不敢去碰,闻过之后就想恶吐。有一次,在毕业实习时,到食堂吃午饭,以为是普通的白豆腐,哪想买来之后,一闻竟是臭豆腐,立即丢弃之后另买一份饭菜。如今倒也学会品尝了,得用油炸透并敷上辣椒大蒜等佐料,方肯享受,因为经过加工之后,或许是异味变淡,逐渐合自己的口味了。

  鲁迅先入私塾,后进三味书屋读书,他的童年是美好的。那年他随母亲一起去安桥头外婆家中消夏,结识了许多玩伴,常常一同玩耍,一起去邻村的赵庄观看社戏,充满着无限的童真与童趣。

  社戏也叫春戏,因为鲁迅的故乡在绍兴,所以演绎的戏文大概逃不出越剧和莲花落。越剧源于绍兴,盛名于沪。在我的老家,早年与鲁迅的故乡一样,在年关也有演戏的风俗。听母亲说,以前快到年关了,大伙就特别高兴,村里一些偏爱赏戏和喜爱赶热闹的大叔,早早地就开始打点,到外边聘请戏班子,从正月初一一直演到元宵节。所演的剧种只有两种:一种是越剧,另一种便是婺剧了。婺剧是地方戏,在我这儿很常见,唱腔不如越剧那么复杂多变,而且容易学唱,倒不像京剧来得那么高亢激扬。早年我父亲也演过戏,文革末期,村里曾举办过一个越剧戏班子,我父亲出演的角色是老生,唱功还不错。父亲说,现在他更喜欢听京戏,我也觉得京戏比越剧铿锵有力,唱腔很美,平时空余时分也看京戏,不是在剧院里,而是欣赏央视第十一套的《空中大戏院》节目。我父亲还会弹古琴,听我大嫂说,父亲从小很聪明,不用人家教,一学便会。这点我是相信的,因为小时候,常听父亲吹口哨或哼小调,譬如西北名歌《南泥湾》等,有些曲子的名字我早已忘记了。总之,父亲很会唱歌唱戏,我不行,我的喉咙发音在高音区时,总往下降,吊不上去,且多半是些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