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真的“从来不骂日本侵略者”吗?(2)

时间:2021-08-31

  一二八事变:鲁迅曾签名号召“打倒日本帝国、国际帝国主义”;主要抨击对象仍是国民政府

  1932年,上海发生“一二八事变”。鲁迅因带全家人躲到内山完造的书店中避难,招致很多非议,以至人们忽略了他对事变本身的看法③。1932年2月,《文艺新闻》刊登《上海文化界发告世界书》,号召作家们“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道的屠杀”、“打倒日本帝国、国际帝国主义”,署名者中即有鲁迅。

  此外,鲁迅还有几首诗直接写到“一二八事变”。《赠蓬子》(1932年3月)一诗:“木蓦地飞仙降碧空,云车双辆挈灵童。可怜蓬子非天子,逃去逃来吸北风”,写的是对战乱所致的颠沛流离者的同情。赠日本友人的《一二八战后作》:“战云暂敛残春在,重炮清歌两寂然。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写的是战乱所致的心境萧然。

  当然,鲁迅的主要抨击对象,仍是国民政府。在《伸冤》(1933年3月)一文中,鲁迅谈到了国联及李顿调查团:“‘日内瓦’是讲世界和平的,因此,中国两年以来都没有抵抗,因为抵抗就要破坏和平;直到‘一·二八’,中国也不过装出挡挡炸弹枪炮的姿势”。虽然鲁迅并不知道中央军的两个精锐师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曾奉蒋介石的直接命令,以第十九路军的名义参战且牺牲惨重,但其爱国之情,仍可见于上述言辞之间。在《迎头经》中(1933年3月),鲁迅又说:“至于收复失地云云,则虽非军事专家亦得而知焉,于经有之,曰‘不要向后跟着’也。证之已往的上海战事,每到日军退守租界的时候,就要‘严饬所部切勿越界一步’”。虽然鲁迅并不明白国民政府将战火限定在租界之外有种种外交上的不得已,但其爱国热情,仍是不容否认的。

  此外,对于十九路军后来以抗日、反蒋名义发动的“福建事变”,鲁迅也无好感。他在给日本朋友的信中说,“东南方面,略有动乱,为着抢骨头。从骨头的立场说,给甲狗啃和给乙狗啃都一样。因此上海无恙,堪称幸福。”在《写于深夜里》(1936年5月)中,他又说,“福建人民政府成立时,也枪毙了不少。刑场就是狱里的五亩大的菜园,囚犯的尸体,就靠泥埋在菜园里,上面栽起菜来,当作肥料用”,可见其厌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