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野草》散文集:《希望》(2)

时间:2021-08-31

  鲁迅《希望》作品鉴赏

  整体鉴赏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惊异于青年之消沉”。通过自己内心深处深感寂寞而又努力打破寂寞,看到绝望而又坚决否定绝望,感到希望渺茫而又确信希望的存在的探索,鼓舞青年摆脱绝望消沉,奋起抗争,肉搏暗夜。这是一曲充满“希望”的希望之歌。

  首先,作者先写自己内心寂寞和精神衰老及其原因。“我的心分外地寂寞”,“我大概老了”,“头发苍白,手颤抖着”,“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这是心灵寂寞与精神衰老的表征。其原因是什么,作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回顾了许多年前自己为祖国复兴和民族解放的战斗经历:“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当这些都成“空虚”的泡影之后,他也未绝望,而是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之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以致“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尽管如此,他也不曾悲观、绝望,因为他坚信“身外的青春固在”。即寄希望于青年一代的身上。虽然是那样悲凉飘缈,但“究竟是青春”,是同旧世界战斗的一种希望。可是,现在“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他怎能不感到“如此寂寞”与痛楚,说明他的“寂寞”和“衰老”不是主观战斗意志的衰退,而是客观的青年一代的“消沉”。

  其次,写否定“自欺的希望”而肯定“真正的希望”。面对“寂寞”,作者只有自己“肉薄暗夜”。对于那些庸禄、无聊的青年,作者引用裴多菲的《希望》之歌,加以否定;又以裴多菲为爱国而战死的事例和他的另一句话:“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说明在另一部分像裴多菲一样的青年身上,是存在着肉搏黑暗的“真正”的希望的。这里,分明表现了作者对青年群体的清醒认识。

  再次,写自己决心独自肉搏这空虚的暗夜。在否定绝望之后产生的微茫希望的鼓舞下,“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篇末再次咏叹裴多菲的诗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不仅是自励,也是激发消沉的青年,对于希望的不相信是毫无根据的,正如相信绝望是毫无根据一样。这样,作者在否定绝望之后,反衬出追求希望的信心和力量。

  这是一篇诗意极浓的散文。作者以富于象征和暗寓性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创造出诗情浓郁的境界。作者鲁迅在战斗中耗尽了自己的青春,又“惊异于青年的消沉”,于是把希望寄托在青年的身上。但他没有进行抽象的议论,而是用形象的、诗的语言来描绘这“身外的青春”。说他们是黑夜中闪亮的星星和月光,是寒冷中冻僵的蝴蝶,是暗夜中绽开的花朵,像猫头鹰呜叫和杜鹃啼血一样,敢于向黑暗发出反叛的吼声。这些诗性的语言使情感的表达既含蓄深沉,又洋溢一种诗情美。  名家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开发:全篇诗意葱郁。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感情线索,希望与绝望起伏交错,造成文势的跌宕起伏。感情基调凝重、悲壮。语言凝炼、形象,诗味隽永。

  著名学者汪晖:一旦“希望”本身的意义遭到怀疑,“绝望”也便随之消失,因为它也属于未来,属于“寻找”与其“结果”的背逆。由此,《野草》达到了其哲学的顶峰:“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以“虚妄”的真实性同时否定了“绝望”与“希望”,把生命的全部意义归结为人的现实抉择:“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从而构建了一套即便面对双重“绝望”和“虚无”也能据以生存和抗战的这些——“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