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复仇(其二)》解读
人物形象分析及深层次的内涵:
在这里鲁迅先生塑造的耶稣形象,作为愚昧大众中鲜有的先觉者,就注定了他陷入了一个无法摆脱的生存悖论: 一方面他要尽他的一生来启蒙大众,救赎群人,这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另一方面他却处处不被大众理解,被大众迫害,这又是他不可逃避的宿命。耶稣身上这极具感染力的悲剧性正好与鲁迅思想中那种“精神界之战士”遭到庸众嘲笑戏耍以致谋杀的情境相对应。这样的先觉者在鲁迅的作品中还有很多,在他们身上都萌生着一层深深地悲哀。
作为拯救者的耶稣看到被拯救者的愚昧无知以致于自己对立的情景不禁产生了一种深深的绝望感,这种绝望感又何尝不是鲁迅自己所经常感受到的呢,如同作品中耶稣对大众的“爱”, “爱”的内涵在鲁迅身上是难以理解的,他的一生一直在治家,交友,培养青年与救助他人中释放着自己的爱心,但事实上他深感到自己的这种爱不被别人理解与接受,甚至遭遇他人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背叛。但鲁迅自身的那种坚韧的个人品格与不屈不挠的生命意志,使他不甘于被屈辱,不甘于被迫害,而是倔强的去对抗外在和内心的压迫力量,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正如他说的“我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或者以半牙,以两牙还一牙,因为我是人,难于上帝式的铢两悉称。如果我没有做,那是我的无力,不是我的大度,宽恕了加害于我的敌人。”鲁迅并不赞成耶稣式的替大众受难式的信仰,认为宽恕敌人就是人格的丧失,象征着自己的软弱无能。故而他的思想使他对“耶稣受难”的感受不是耶稣的宽容与牺牲,而是庸众对拯救者的杀戮以及先觉者牺牲的无意义,所以在这里他赋予了耶稣复仇的意识。
可以说,鲁迅并非是写耶稣,而是在写自己,是他自己从呐喊到彷徨,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体验,鲁迅改写这个故事,也并非在于宗教解释,而是在于表达体味自己受难,反抗绝望的思想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