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会想起鲁迅

时间:2021-08-31

  鲁迅,为什么我们总会想起你

  鲁迅,死于1936年10月19日,距今已快80年了。一个人,死了那么久,为什么我们总会想起他?

  一

  许多时候他是那样一个令人尴尬的存在——

  一群人围着刚满月的男孩,向他的父母说着讨喜的话: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是要做官的……一个傻冒却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说要死的是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既不想说谎也不想挨打,怎么办呢?你只得这样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啊唷!哈哈!Hehe!he,hehehehe!”

  这篇短文题目叫做《立论》,收在他的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野草》里。这本捏在手中薄薄的小册子,令人往往读着读着就沉重起来,有时令人起坐不安,有时令人颓唐到极点、绝望到极点,有时令人兴起一种拔剑四顾、心绪难平的激越。

  很多时候他就是那个说真话而遭打的人。不是吗?想想看,当孩子们开始大背《论语》、《三字经》、《弟子规》,当大人们熨帖地喝着于丹女士煲制的“心灵鸡汤”时,突然听到他在一旁呼喊:

  在中国写满“仁义道德”的古经卷册中,字里行间闪着“吃人”二字!

  中国历史是排着吃人的华宴的历史。

  中国的路上,挤满了爬和撞的人们。

  中国人的生存状况自古有两种:一、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而前一种就是百姓要念阿弥陀佛的盛世了——

  这是多么煞风景啊!简直是捣乱!可恶至极!

  他的书被禁于民国时期,文章有时被删得仿佛作者得了错乱病,传他得了大脑炎、被流弹炮火击中之类谣言此起彼伏……他曾愤激地说,败坏普罗米修斯不必让老鹰啄食他的心,只让些蚊子、苍蝇、跳蚤去吸他的血,在他头上拉屎,臭他、埋汰他,就足以让英雄死得不明不白地难堪了。然而他说,有缺点的战士也是战士,再完美的苍蝇也仍是苍蝇。他执着,变换种种笔名,写他的《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将密不透风的铁罐子捅个窟窿,让压抑的中国人透一口气。

  他生前就有数不清的论敌,其中不乏有名有姓、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有各色好名称:慈善家、学者、文士、长者、青年、雅人、君子……他们穿着的好看的外套上,绣着各式好花样:学问、道德、国粹、民意、逻辑、公义、东方文明……他们有的本是官家鹰犬,有的却是政府的帮闲,也有官家、百姓两面讨好的“二丑”,有为虎作伥借以得一点利的高等华人,也有吃过洋面包、臭起司而发昏地主张“费厄泼赖”的“海龟”,也有借向他寻衅而期待被一骂成名的文坛混混……翻翻《鲁迅全集》,这样的人物还真的得计,其实他们远不是够分量的对手,若不是被鲁迅骂在他的雄文里,谁会记得他们?鲁迅骂人无数,却坦然说,其中没有一个是他的私敌。

  然而关于他的刻薄、偏激、褊狭、睚眦必报、好斗、刀笔吏这些恶名,即使在他死后,即使现在,也始终如苍蝇的嘤嘤嗡嗡,败坏他的声誉。但无数哀告无门、无刀无笔的人,却从他的“呐喊”乃至他的“彷徨”中感到心意相通的温暖、勇气和力量。

  二

  我有时会细细端详鲁迅的照片,一张一张,单人的,合影的。他沉静,严肃,与人有距离感,望人的眼神的确有怀疑的神色。和他同时代、与他近距离接触过的人形容他的面色常常是灰黄的。

  他对于国与国人是有过深深的绝望的。那样深刻的洞察力,在那样黑暗的时刻,必定有深深的绝望;那样热情的呐喊呼号,遇到冷冰冰的现实,必定有深深的绝望。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墓碣文》)

  在他的小说《药》中,革命先驱者牺牲的血,被愚昧民众蘸了馒头去医治儿子的病。这是何等的悲哀与惨烈。

  最让他痛恨的国人的麻木、愚昧与怯懦,都在描写中的如鸭一般抻长脖颈、张大嘴巴的“看客”的呆傻相上曝光、显影,并且他预言,这样的国民终将被人“倒提”着、如鸡鸭般被屠戮。

  事实上他对于国人的更深的绝望,源于他对中国古文明有这样的惊疑:没有吃过人的人,还有没有?同时使他伤感的,更有同一战壕的人莫名的打击。他不得不一面小心这样的冷箭而侧身迎敌,一面哑子吃黄连,苦楚不能说。

  更多的时候,他解剖自己,诊断自己是“中了庄周、韩非的毒”,有时“峻急”,有时“颓唐”。于是他开出了看上去颇为偏激的药方,号召青年不要读中国书,要读外国书——因为中国书读了让人麻醉,是僵尸的乐观,而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厌世的,也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

  绝望的时候,他曾耽于酒,麻醉自己。他甚至想丢开一切,只管自己度日,不再苦苦工作,攒几文钱,让自己闲适起来,随便玩玩。这些颓唐的情绪、激愤的话,都写在给至亲爱人许广平的情书中,无须隐晦。

  他们的一天

  1930年3月2日,83年前的这一天,当时同在上海的鲁迅、胡适、郁达夫、林语堂四位文坛大家各自在做什么?且看他们的日记如何记载。

  鲁迅日记:“晴。上午携海婴往福民医院诊。收淑卿寄家用账簿一本。内山书店送来《千夜一夜》一本,二元五角。午后修甫、友松来。往艺术大学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会。夜蓬子来。雨。”这是鲁迅忙碌的一天,家事、文事排满,特别是下午参加左联成立大会,发表重要演讲《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晚上还要接待来访的诗人姚蓬子。

  胡适日记:“储皖峰先生来谈,他说,他集了我的话做一副对联: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少说点空话,多读点好书。此联甚好。他又最称许我集的《楚辞》联:吾方高驰而不顾,夫孰异道而相安?我集《楚辞》还有几副:孰不实而有获?独好修以为常。恐修名之不立,苟余情其信芳。”储皖峰与胡适是同乡,关系亦师亦友。当时胡适任中国公学校长,聘储为大学部教授。储的集联确实浓缩了胡适治学的特色,胡适三副集《楚辞》联则道出了他为人处世的志趣。

  郁达夫日记:“星期日,阴晴,向晚有风,似欲雨矣。今天在家里看了一天的家。王老于午前来,在这里吃午饭。饭后小睡,起来的时候,已经四点多了。作张氏菊龄及夏莱蒂二人书。候北新来信,不至,又写了一封信问去了。”虽列名左联发起人,郁达夫这天未出席成立会,在家接待杭州名士、王映霞外公王二南。又致信曾与他合编《大众文艺》的夏莱蒂。当时有不法书商偷印《达夫散文选》,他委托北新书局交涉,故要“候北新来信”。

  林语堂日记:“作社论《留美政策》。到新雅请凤。(宝泉二哥并来)”语堂这天的日记最简单。夫人廖翠凤病愈出院,他在新雅粤菜馆设宴,亲戚同席,可谓举案齐眉。社论《留美政策》,当为综合性周刊《中国评论周报》而作。《中国评论周报》是“现代中国唯一一份由一批受过西式教育的中国专业知识分子自己营运的英语周刊”(钱锁桥:《〈林语堂双语文选〉引言》)。林语堂后来长期为《中国评论周报》“小评论”专栏撰写文章,直至1936年赴美定居。

  鲁迅一辈子的心结

  文/赵元波

  鲁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母爱如同湿棉袄,脱了感到冷,穿着感到难受,这句话真切道出了他对母亲鲁瑞纠结复杂的情感态度。

  这种复杂情感态度纠缠了鲁迅一生,成了鲁迅一辈子的心结。

  鲁迅是家中长子,在他十三四岁的时候,家道中落,父亲卧病在床,经常奔波于药铺与当铺之间,受人白眼的鲁迅十分理解母亲的不容易,在许多事情上,鲁迅是不愿意违逆母亲的,唯母亲的话是从。对鲁迅来说,母亲给他的既有温暖也有痛苦:鼓励他走异路、逃异地、寻求新生活的是母亲,急电召他回国与朱安结婚、酿成他20年不幸婚姻的也是母亲。

  鲁迅去南京求学时,母亲给他订了亲,女方叫朱安,是个没有文化的缠足姑娘。鲁迅请求退聘。但他母亲坚决不同意,说退聘有损两家名声,会给女方造成嫁不出去的痛苦。

  1906年,在日本留学的鲁迅接到母亲的信,说她患病要鲁迅回绍兴探亲。7月初,当鲁迅赶回家中,只见客厅张灯结彩,中间贴了张大红纸喜字,一切都明白了,为了不使母亲伤心,鲁迅默默接受了母亲的安排,奉命完婚,行礼如仪。入洞房那天晚上,鲁迅对着新娘一言不语。第二天清早,他就独自搬进了自己的书房,过了三天,他离家回日本了。从这一天起,朱安的命运就和周家联系到了一起,然而她名义上的丈夫的一切又似乎与她无关,鲁迅仅仅跟她维持着一种形式上的夫妻关系。

  24岁的朱安从鲁迅离开那日起就和婆婆生活了一辈子——这是她绝没有想到的,她天天做针线、料家务、侍候婆婆,终日盼着先生回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1947年6月29日,朱安孤独地去世了,身边没有一个人。她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69个春秋,孤独地度过了四十多个漫长的岁月。直到晚年,她还说“我生为周家人,死为周家鬼”。

  鲁迅与朱安的婚姻,是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果却让两人都孤独痛苦了一辈子,但鲁迅却没有与朱安离婚,尊重母亲的意愿。鲁迅多次对友人说朱安“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的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其实,鲁迅何尝不知道爱情,但是他不愿让母亲为难,结果是造成了他和朱安两人在感情和婚姻上的悲剧。

  明乎此,就不难理解鲁迅说过的这句话:母爱如同湿棉袄,脱了感到冷,穿着感到难受,对于母爱这件湿棉袄,穿也不是,脱也不是,成了他一辈子挥之不去的心结。

  言论 读者2013年第23期

  为什么每次努力学习的都是官员讲话而不是法律?

  ——任志强

  奶奶和外婆夺魁。

  ——无锡市某小学一个班级布置作文:谁是最亲的人。全班40多个孩子,写妈妈的只有11个,17个孩子写了奶奶,写外婆的也比写妈妈的多。老师说,很多孩子描写老人如何给自己做饭吃,接送上下学,帮拎书包,买好吃的,还“永远是笑脸”

  我曾想长时间保守这个秘密。

  ——哈利·波特之母J.K.罗琳以“罗伯特·盖布瑞斯”的男性笔名创作了一本犯罪题材小说《布谷鸟的呼唤》。罗琳承认她就是小说作者之后,在英国亚马逊网站上,这本小说的销量排名从5076名陡升至畅销榜第一名

  你的领导不愿意表扬,又找不出理由枪毙,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挺爱看的就是。

  ——原资深电视人陈虻解答“什么是好片子”

  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真是糊涂虫。

  ——新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删掉鲁迅的《风筝》,引发争议。鲁迅当年曾给人们留下这句话

  这是你的自由,你该自己选择。

  ——当年有个学生求教萨特:在侍奉母亲和参战反对法西斯之间,该如何选择?萨特如是回答。对他来说,选择的自由比这两个选项更为重要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一年轻人很崇拜杨绛,给杨绛写了一封长信,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以及许多人生困惑。杨绛回信,除必要的寒暄和鼓励晚辈的句子外,其实只写了这句话

  其实,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的时候就会发现,衡量自己成功的标准就是有多少人在真正关心你、爱你。

  ——沃伦·巴菲特

  同意请假,蓄发一周。

  ——湖南株洲一家理发店的店主闭门谢客,并在门上贴了请假条:“昨天接到女儿电话,因为长时间没有带在身旁,她都不会叫爸爸了。用青春赚的钱,难以买回青春……特向各位VIP请假一周回老家探亲。”有顾客留言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

  ——在四川内江某中学高三(14)班黑板上方,这样的一则冲刺标语显得格外醒目。一名学生如此解读:“我们都觉得这样的标语很个性,符合我们95后的气质,秒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种话从小听到大都听腻了”

  小时候听大人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出国留学后觉得,这就是中国人封闭思想的经典句子,要现代化,必须出家门、国门。而今天,网络时代,发现老祖宗是对的,越现代化越不用出门。

  ——洪晃

  孩子在街上走,穿着打扮看出娘的手艺,说话办事显出爹的教养。

  ——郭德纲

  当一个民工蹲在街头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眉宇之间还是有一丝忧郁的。中国人其实是一个有话没处说的民族。吃饭吃了仨钟头,说逸闻趣事的多,但触及桌上人之间的话语很少,心里话一般都在肚子里装着呢。

  ——刘震云

  火车站,一个面容凶悍的中年男人在候车室吸烟,乘客侧目而视,管理者熟视无睹。这时一个女孩拿着一个棒棒糖走近男人,说:“叔叔,你吃糖吗?比吸烟好。”男人露出了尴尬的微笑,随即掐灭了香烟。有时候,只要释放一点善意,陌生的敌意便会冰释。

  ——石述思

  关于早恋的鲁迅式回答

  问:您对早恋者的评价是什么?

  答: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问:您对已经被老师和家长发现了的早恋学生有何建议呢?

  答: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问:父母应该怎样看待早恋问题?

  答: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问:您怎样评价那些排斥早恋的学生呢?

  答:无情未必真豪杰。

  问:您对早恋中的男女有何劝告呢?

  答:不能只为了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忽略了。

  问:您对早恋本身的看法是什么?

  答:它是这样地使人快活,可是没有它,人们也便这么过。

  问:您对教师干涉学生早恋抱什么态度7

  答:我将深味这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

  问:您对教师不干涉学生早恋又抱什么态度?

  答:则普天下之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问:您对学生某某因早恋而被其父殴打有何看法?

  答: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问:您认为早恋的学生应具有怎样的气质?

  答:横眉冷对千夫指。

  问:胆量呢?

  答:我以我血荐轩辕。

  问:您觉得早恋者该怎样面对师长呢?

  答: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问:您自己有过早恋的经历吗?

  答: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

  问:最后,您最想对早恋者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答: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