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陋室铭》导学案及练习题

时间:2021-08-31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认识“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

  重难点:

  领悟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

  学习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课(2分钟):

  我们现在生活在城市中,极目远眺,所见皆是高楼大厦,我们也是所居者之一,如果这时给你一间茅草屋我想恐怕没有哪个同学愿意去居住,可是我们唐朝伟大的文学家刘禹锡却不仅住着陋室,还提出“陋室不陋”的观点,为何呢?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

  二、预习导学(12分钟):

  1、作者及背景: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唐顺宗时,热心帮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郎州司马,后又任连州、郎州、何州等州刺史。在何州有一陋室,此篇《陋室铭》便就此所作。

  2、关于“铭”:“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记不忘,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是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

  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陋室 德馨 案牍

  4、初读课文,找出能提挈全文的一句: 。

  5、结合课下注释,自己疏通课文,标记你认为重点的词与句子

  三、预习展示(10 分钟)

  1、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

  2、作者和文体合上导学案提名回答;3有一人写到黑板上;4几人说一说所找的句子并谈谈理由。

  3、疏通课文。两人合作,一人读一人译,注意以下词:斯 德馨 鸿儒 白丁 乱耳 案牍 劳形 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