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文人儒者——柳宗元(3)

时间:2021-08-31

  按规定,唐时进士及第的人,一般要经过吏部制科考试,才能做官。恰在这一年的五月,父亲柳镇在长安病逝。柳宗元由于眼父丧,在三年之内无法参加制科考试,也不能去谋其他出路做官。于是,柳宗元到分阝州去看望在分阝宁节度使府中任职的叔父柳缜,从而有机会考察唐代的西北边防。

  贞元十二年,柳宗元眼父丧期满,与少年时订婚的杨氏成了亲。同年,他参加了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但未被录取。

  柳宗元曾自述说:“始仆之志学也,甚自尊大,颇慕古之大有为者”他早就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他在制举落第时,曾给大理卿崔做写信,表示自己不是“探奥义、穷章句、”为腐烂之儒”。他又写道:“有爱锥刀者,以举是科为悦者也;有争寻常者,以登乎朝廷为悦者也;有慕权贵之位者,以将相为悦者也;有乐行乎其政者,以理天下为悦者也。然则举甲乙、历科第,因为末而已矣。得之不加荣,丧之不加忧,苟成其名,于远大者何补焉!”在柳宗元看来,登科第、做高官并不是自己的目的,他也不做寻章摘句、皓首穷经的“腐烂之儒”,而希望“行乎其政”以“理天下”。他所谓的“政”,即孔孟以来儒家提倡的“仁政”,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政治实践,“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到贞元十四年,柳宗元26岁,通过了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任命为集贤殿书院正宇。从此,他正式踏入了仕途,可以在政治舞台上大展宏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