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寂处观群动,独立自吟诗。”(3)

时间:2021-08-31

  “永贞革新”的失败和其之后的被贬,对政治上踌躇满志的柳宗元是沉重的打击,但对于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孔子简简单单一句“学而优则仕”却成了历代文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和传统。直到文学鼎盛,士子莘莘,造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的唐代,众多的文人志士兼容并包,博古通今,为中国文学增添了绚烂的色彩。他们中有的漫游山川边塞,洒脱不羁,有的读书寺观山林,风流飘逸。但是更多的则依然选择了入仕,立志从政为国,他们中有的也许一帆风顺,才华得以施展,却也有很多怀才不遇,惨遭贬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便是后者中的一个。

  认识文人的柳宗元是从他的《小石潭记》、《捕蛇者说》、《永州八记》和《江雪》、《渔翁》开始,而真正进入政治的和文人的柳宗元的心灵还要从柳侯祠开始。

  我们知道,文人贬谪而形诸歌吟,自屈原而后,历代不断,但从未像唐代一样拥有如此之多而且如此好的贬谪作品。李白贬夜郎途中,王昌龄龙标之贬,刘长卿的两次贬谪,都有很好的诗。贬谪的悲愤不平,孤独寂寞,凄楚忧伤,和对于生命的执着,对于理想的追求,构成了贬谪文学丰富多样的内涵,拥有这样内涵的贬谪文人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柳宗元。

  在以诗为荣的唐代文学中,柳宗元的诗,大都写作于被贬之后,在大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是存诗较少的一个,但却多有传世之作。他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基础上,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创造出一个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代表当时一个流派的杰出诗才。

  正如前面提及的子厚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写道的,诗中没有故作哀愁的无病呻吟,有的是巨大人生感恨形成的刻骨凄怆;憔悴的容颜,销魂的别恨,遥无际涯的愁思,肝肠寸断的哀怨,印证着被谪诗人的苦难,充溢着他们掺和着血泪的悲伤意绪。难怪清人贺裳评其诗谓曰:“柳五言诗尤能强自排遣,七言则满纸涕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