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寂处观群动,独立自吟诗。”(2)

时间:2021-08-31

  从元和十年的六月到元和十四年十一月,43岁的柳宗元被贬柳州的四年时间里,从实际出发,推行教化,为民办实事,得到柳州人民的信赖。唐元和十年八月,柳宗元刚到柳州两个月即着手重修被损的文宣王庙。这一工程在历史上受到人们称道。同时还兴办学校,普及教育,广收学子,亲自授课。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曾写道“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柳宗元到柳州时,柳州人都是从江河里取水饮用,不知道打井取水。江岸陡峭,取水艰难,到了旱季,取水路途更加遥远。千户人家,万户人口,吃水用水都是背负着小口大肚子的罂瓶,极其困难地沿着狭窄的崖路上下往返到柳江边汲水。第二年三月,柳宗元与谈康和尚、副将米景等人经过考察选址,在城壕边打井,挖下六丈六尺深找到泉眼,历时一月水井凿成,一举解决了柳州城内民众的饮水困难。

  唐朝时期的岭南一带有一种通行的做法,就是用子女做抵押借钱。约定如不按时还钱取赎,等到利息累积到和本钱相等时,就把抵押的子女没收,永远成为债主的奴婢。当时柳州不少劳动人民在大地主和高利贷者的盘剥下,交不起租税,还不清债务,被迫以子女做抵押品,到期无力赎回,便沦为奴婢。柳宗元了解情况后做出决定,规定凡是沦为奴婢的人,可按照当奴婢的时间计算工钱,如应得工钱已达到所欠租债的数目,便可以赎身回家。这项措施在柳州一带推行后,仅一年时间内,就使上千奴婢获得了自由。当时管辖广西各州的观察使将柳宗元的这一做法推广到广西其他州,亦大见成效。

  柳宗元还在柳州城西北隅“手种黄柑二百株”,拉开了柳州开荒植树、种果、修路的序幕。最终形成了今天柳州一带“香柑遍地,绿柳成行”“柳侯泽惠,万世流芳”的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