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牛赋》的寓意(2)

时间:2021-08-31

  第二段在紧承“无可逾者”之后以“不如”二字相接。不仅表达了作者的不平之气,更为写羸驴,喻小人,奠定了讽刺墓调。这里完全用对立的方式与上文进行对照描述:羸驴只知习惯于追随那些跑不快的劣马;想方设法趋炎附势,到处投靠,不耕地不驾车,却吃最合口的饲料;可以在平坦的大道恣意践踏,进进出出。非常随便;高兴时就与同类用鼻子互噢,恼怒时则用力蹬蹄;在大路上一声长叫,听到的人只好惊恐地躲避;靠着善于钻营,一辈子都不用担惊受怕。文章就是这样借着对羸驴的描述,痛快淋漓地画出那些不劳无功、无益于世,又依傍权贵飞扬跋扈小人们的丑态。

  第三段,抒发感概,渲泄激愤。虽然处于封建时代的柳宗元难免有“命有好丑,非若能力”的宿命思想并以“慎勿怨尤,以受多福”的幻想来安慰自己。但这仅是表面现象。统观全文主旨,联系作者遭贬后的表现,实质上这恰恰是一种曲折的发泄。怨后而说勿怨,乃是更深的怨恨;更何况段首一句反诘,正说明了积怨难平。

  这篇小赋、以朴实无华的笔墨讥切时弊,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它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在描述中成功地运用对衬手法。此篇把牛与羸驴放在一起比较,紧紧抓住有利于天下还是无益于世这一尺度,在层层鲜明的对照描述中牛和羸驴各自的特征得到充分显现,同时,文章赞颂什么、鞭答什么,也一目了然。

上一篇:柳宗元和柳州 下一篇:柳宗元牛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