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禹锡早期的社会角色来探讨其文学活动论文(2)

时间:2021-08-31

2. 幕府掌书记与其劲健诗风、深厚学养的渊源关系。

  至德以后文人看重入幕成为风气,文人辟于幕府、升于朝廷成为规律,并从重视边幕转向重视内地幕府。如“淮南”一镇,曾有李翰、杜佑、梁肃等人先入幕、次升朝廷,“异日入为大夫公卿者”亦不甚枚举,如权德舆、裴度、杜佑、令狐楚等皆位至宰相。这里古文大家梁肃的入幕经历可能对刘禹锡会有更为直接的影响,《新唐书梁肃传》云“杜佑辟淮南掌书记,召为监察御史”。建中元年,梁肃登科后被授予太子校书郎,又授右拾遗,丁母忧,免丧后入杜佑幕,旋入朝为监察御史,转翰林学士等。刘禹锡登科后亦为太子校书郎,旋丁父忧,与梁肃当年的经历何其相似!而熟知刘禹锡的史学家杜佑刚好时任淮南节度使兼领徐泗濠节度使,刘禹锡入杜佑幕、效梁肃之举当为上上之选。刘禹锡入杜佑幕府为徐泗濠节度使掌书记,数月后去扬州,为淮南节度使掌书记。

  掌书记,掌理使府表奏书檄之事,戴伟华先生《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对其职责有准确的界定,“掌书记”负责写作“朝觐、聘问、慰荐、祭祀、祈祝之文”,以及军事、政事文书等,足见其于幕府的重要性。刘禹锡入杜佑幕,为其撰写了许多文书,从《刘禹锡全集》可以统计出相关表、状的数量:其中,为淮南杜相公佑修的表章有二十一首,状一首(《为淮南杜相公论新罗请广利方状》);相关的还有两首状,《为杜相公自淮南追入长安至长乐驿谢赐酒食状》、《为杜相公谢就宅食状》。

  除了掌书记文辞之事外,刘禹锡在杜佑幕府中还历经了一段戎马生涯。贞元十六年(800),徐州军乱,杜佑统兵讨伐,刘禹锡跟随从军并为杜佑撰写《请赴行营表》。戎马生活壮怀激烈,迥异于传统文士所见所闻所感。刘禹锡身处其间,为军营气氛所染,为战场角逐所触,改变了儒雅风气,丰富了激昂、劲健的气质,成为其后来形成劲健诗风的重要因素。

  刘禹锡在杜佑幕府中还接受了浓厚的经学、史学熏陶,容易形成重视学养的秉性。杜佑主政淮南幕府之前,扬州经学氛围浓厚,戴伟华先生《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考证,“大历八年至兴元元年,赵匡、陆质为淮南幕僚……至大历乙卯(大历十年)而成《春秋篡例》”,《春秋篡例》在淮南节度使幕府中形成定稿,幕主陈少游推崇赵匡、陆质,由此可以推断,在扬州幕府中自然会掀起崇经崇学之风。史载杜佑贞元六年上任淮南节度使,距兴元元年不过六年的时间,而且杜佑崇史崇学,理应培植、保存乃至继续发扬扬州良好的经学精神。不过他主要致力于编著《通典》,《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推断了《通典》上献朝廷的时间为贞元十七年(801)年上献朝廷。刘禹锡入杜佑扬州幕时,正是《通典》定稿前期的关键时候。刘禹锡入幕,太子校书出身的他,最适合校勘定稿工作,自然是修订《通典》的不二人选。杜佑的《通典》内容丰赡、博大深广,刘禹锡在杜佑幕研阅、整理、校勘《通典》的过程中,自然也增加了学养、丰富了学识,其后来所著的诗文名篇,对典章礼乐、历史沿革、门第源流,皆能尽其详并随手而至,当是与接触《通典》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