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陋室(3)

时间:2021-08-31

  朗州当时虽偏僻,但沉积着历史的神韵,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是一块迷人的神奇宝地,史书上称“常武为礼义之国”,“鼎城为文物之邦”。在漫无边际的历史长河中,来朗州作宰的不知凡几,但都曾给朗州留下了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这些无不给刘禹锡以激励。

  刘禹锡对朗州沿革的考证也很注意。他在《武陵抒怀》,《汉寿城春望》、《龙阳县歌》中反映了朗州古朴的民情风俗和安定清静的环境。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朗州北倚逶迤武陵,南眺连绵雪峰,史称“黔川之咽喉,云贵之门户”,要居衡山、君山、岳山、湘西诸山之中枢,得以吞洞庭湖色,纳沅澧灵秀,集山川胜景和诗情画意于一体,熔先秦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古代巫术文化与南方地域文化为一炉的湖湘文化又与原始图腾、宗教乐舞、民间傩戏结缘。正是这样,这片不高但颇含神秘的山岳,自古以来,成就了多少仁人志士。从尧、舜时期的善卷到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东晋时期的陶渊明等,他们都曾沐朗州山川灵气得武陵山水之助,而风靡于世。这些又无不使刘禹锡情不自禁地陶醉在朗州山山水水之中搜奇访胜,足迹遍及治下各地。桃花源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描绘的人间仙境,他的《游桃源一百韵》《桃源行》《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等诗叙述了游览经历。德山为五十三福地,又是德文化的始祖——善卷隐居的地方。刘禹锡在此地曾留下(《善卷坛下作》,说“瑶坛在此山,识者常回首”,司马错是秦昭王时开发四川的大功臣,后来为了征服五溪蛮,平定黔中,曾建城于武陵沅江之南,刘禹锡写了《登司马错古城》,诗中说:“将军将秦师,西南奠遐服。故垒清江上,苍烟晦乔木。登临值萧晨,周览壮前躅……”意思是说,司马错领兵平定南方,现在沅江边还有古城遗址。看到的只是些古树被烟雾笼罩。在仔细周览之余,他感受到司马错的功业是了不起的。刘禹锡谒“伏波宫”写了《经伏波神祠》,在朗州以北三十里阳山,今名梁山。梁山因梁松而命名。梁松是光武帝的女婿,一生南征北讨,特别是破五溪蛮有功,后人为之立祠于梁山。刘禹锡写了《阳山庙观赛神》。注云:“梁松南战至此,遂为其神。”诗的首联:“汉家都尉旧征蛮,血食于今配此山。”  刘禹锡还很留意郡内古迹的考查。诗中还提到了“北渚吊灵均,长岭思亭伯”、“华表廖王墓,菜地黄琼家。”“沈约台榭古,李衡虚落存。”这六名写的都有武陵典故。“北渚”指《九歌?湘夫人》中的“帝子降兮北渚。”与贾谊吊屈原意同,刘禹锡与屈原有着共同的遭遇,他对于“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灵均是很敬仰的。亭伯是后汉崔骃的字,因“博学有伟才”,和帝时做车骑将军窦宪的主簿。廖王指蜀汉的廖立,墓在县东北十里,其故宅在今常德市的砂井。黄琼是江夏黄香的儿子,仕后汉官至司空,“节操凛然”此人可能流寓武陵,其故居今已为菜地。“沈约台”在县西南五里,俗称“沈约读书台。”李衡是三国时吴国的丹阳太守,曾在沅江泛洲种桔。诗人对这些先贤无不敬佩。

上一篇:刘禹锡 乌衣巷 下一篇:刘禹锡 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