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望海潮》教学设计(3)

时间:2021-08-31

  二、 整体感知 8’

  1、 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体会读

  2、 根据词的基础知识,分析这首词所属的类型。

  3、 学生谈一下作者笔下的杭州有什么特点。

  明确:柳永《望海潮》词中描写了杭州城市的繁华、钱江大潮的壮观、西湖风景的秀丽,表现了对豪富、安乐的都市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这是盛宋社会风貌的速写,把杭州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市井风情,表现得既充分又含蓄,俊逸、豪爽的格调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三、 合作探究15’

  1、 上阙四句话各说了什么内容?

  板书:杭州繁华 城市规模 自然景观 市井面貌

  探讨“怒涛卷霜雪”中“卷”字的妙处。

  2、 理解之后再有感情的齐读上阙。尝试背诵

  3、 上阙就杭州城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和刻画,再现了杭州的繁华气象,那么下阙围绕着什么地点来写?

  板书:西湖清嘉

  下阙描写了哪些人?他们的情态反映了什么深层含义。

  板书:百姓自得 官员怡乐 作者欣羡

  明确:突出社会安定祥和。(这是一首以拜谒为目的创作的词。)

  4、 有感情的齐读下阙内容。

  四、 能力提升8’

  1、 点染:国画用语,引申到古典诗词中,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但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而下。)本词是怎样运用点染手法的?

  有人说诗歌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描绘的景色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 借景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抒情的种类:

  ① 乐景抒乐情

  ② 哀景抒哀情——《天净沙.秋思》

  ③ 乐景抒哀情——《春夜洛城闻笛》《绝句》(江碧乌逾白)

  ④ 哀景抒乐情——《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作业:从下列诗中任选一首,从点染结合、借景抒情的角度赏析。

  《蜀道难》《琵琶行》《登高》  板书

  望海潮 柳永

  杭州 —— 繁华

  西湖 —— 清嘉 美景—怡情 (点染结合借景抒情)

  官民 —— 怡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