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昼夜乐》看柳永(2)

时间:2021-08-31

  柳屯田在封建社会时期不畏世俗流言,直抒心怀,是值敬佩。在当时等级严明的封建社会里,词人敢于直面自己对一名青楼女子的情感,并把它定位于一个很高的地位。他人看其浪迹江湖,偎红倚翠,而词人却没有丝毫的敷衍。本词如果是今人所作,定会遭到浮浅、俗气的非议。词人面对他与青楼女子的爱情却写出了“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佳句。他人去青楼是为了寻欢作乐,而柳永却在此寻觅真情;他人将自己与歌妓的情感视为不可见人之事,而柳永却为它泼墨题词,还说出要长相聚。与其说是柳永之词打动人,倒不如说是他的真情、他的直爽令人敬佩。

  白衣卿相别样人生:文人之异类,浪漫的天性,另样的追寻,悲剧的人生结局。其原有的人生期待受挫,就把其人生价值作了另选,即选择去了秦楼楚馆。在当时社会中柳永是文人中的异类,官仕中的独客。浪漫的天性使其敢于打破世俗常规,极具创造力,创作出了“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的千古佳句。这些佳句完全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词人之名句,却情真意切。在《昼夜乐》中词把他与伊人之恋情一独特代言体形式写出来,从洞房记得初相遇开始,巧妙铺陈,而后一气呵成,使人为之心动,为之慨叹,为之惋惜。也显露出了其“追往事空惨愁颜、停灯向晓,抱影无眠”(《戚氏》)的悲剧的人生命运的结局。

  柳七对诗词世俗化的追求。据说教坊每得新腔,必求他为之配词。其作品比较接近口语,能使音律与之非常协调,唱起来容易上口,所以在当时很受欢迎,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叶梦得《避暑录话》)。在《昼夜乐》中,首先选题接近世俗,讲述词人于一名青楼女子之间从相聚到分别、相思的爱情故事。使当时的读者很容易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其次,词中运用了许多通俗易懂的诸如,洞房、幽欢、恁得难拌等语句和词语,这种现象在其其他作品中更为常见。这使宋词这种文人墨客的音乐形式走进了寻常百姓之中,使他获得了更广阔的视野和生存发展的肥沃土壤。唐朝时世俗音乐大步进入宫廷,成为主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进步,再次回到民间。从此民间音乐成为宋朝乃至以后各朝各代主体,柳永之词功不可没。所以以《雨霖铃》、《八声甘州》、《昼夜乐》等词为代表柳词实际上成为中国文学、中国音乐的一个转折点。此后文人的视野中看到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走进了民间生活,他们创作了大量的具有强烈的市民文学色彩,描述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