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的译文及鉴赏

时间:2021-08-31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唐代: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译文

  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

  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

  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

  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

  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

  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

  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注解

  凤尾香罗:凤纹罗;罗:绫的一种。

  顶:指帐顶。

  扇裁:指以团扇掩面。

鉴赏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像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长夜中默默地缝制罗帐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