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的正宗诗人:李商隐(3)

时间:2021-08-31

  “入而能出”的人,除了庄子之外,我们熟悉的还有苏东坡。苏东坡的生命历程也非常坎坷,但他能让自己从这种情感中超脱出来。这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但就诗而论,却不尽然是好的,因为这容易导致作品不动人。

  “往而不返”的人,除了屈原、李商隐之外,大家熟知的还有杜甫、李贺、龚自珍,这种诗人就很多了,即使是表现得很平淡的陶渊明,其内在的感情也是激烈的,也属于“往而不返”品格。龚自珍对陶渊明就有一个很精到的论述,“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父一分骚。”总体来说,“往而不返”的诗人数量为多,所以说“出于《骚》者为正”。

  诗以“往而不返”为贵。梁简文帝萧纲说,“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你写诗作文,跟你做人行事不一样,做人要知道克制,但写诗作文就不妨尽情地把感情抒发出来。李商隐在《祭小侄女寄寄文》里也说,“明知过礼之文,何忍深情所属。”古人推崇的状态是中正和平,强调“过犹不及”。李商隐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说自己的是“过礼之文”,但他不能控制自己,因为他太深情了。这就是诗人,李商隐是一个为诗而生的人。

  从先秦到晚清,诗之所以一直是中国文学的最高殿堂,是因为诗有着“往而不返”的品格,闪耀着作者的生命之光,是超越于作者的学问和思想之上的文体。

  缪先生说,李商隐的心情跟屈原是很像的。比如你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是讲思念,从字面上说是诗人在想念情人。“丝方尽”的“丝”是借“思念”的“思”这个音。这句诗是说:到了死的时候,我对你的思念才会停止。“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说我跟你长期不能相见,我的离恨要到蜡炬烧干的时候才能没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李商隐的感情非常激烈,像是一团火,把他自己烧着了,他的生命就完完全全是为这种情感而发的。缪先生说李商隐是中国文学史上正宗的诗人,这是一个很精确的评价。